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去圣未远”的屈原被誉为“楚人多才”,将满腔的悲愤与忠诚凝聚成千古长诗,遂能“轩翥诗人之后,奋飞辞家之前”。这篇杰作的出现,不仅是一个独特的文化“事件”,更是以恢弘悲壮的曲调,奏出了家国时代的最强音。
碑中还记叙了该妇人有4个儿子,12个孙子,8个孙女。墓志铭为进士、莆田人吴希由撰文,举人、广东籍在瓯宁县(今建瓯一部分)担任“儒学教谕”(相当于当今教育局局长)梁延贵书写,长乐人林昌隆雕刻。碑文书写非常工整,很有书法功底。
“瘿瓢山人”为“扬州八怪”之一的黄慎自号。黄慎,清代宁化县城关花心街人,康乾期间卓然一代的画家,好友郑板桥诗赞他:“画到精神飘没处,更无真相有真魂。”齐白石也曾极倾慕地说:“前朝之画家,不下数百人之多,瘿瓢、青藤、大涤子外,皆形似也。惜余天资不若三公,不能师之。”
《资治通鉴》第一卷《周纪一》云:“臣光曰:智伯之亡也,才胜德也。夫才与德异,而世俗莫之能辨,通谓之贤。此其所以失人也。夫聪明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80多年前,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一群流落在上海的少年儿童以歌咏、舞蹈、戏剧为武器,积极投身抗日救亡的滚滚洪流之中。他们都是“孩子剧团”的成员,以小小的身躯承担起救亡图存的责任。
2009年9月,他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毛泽东对他的题词是:“热爱人民,真诚地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就是邹韬奋先生的精神,这就是他之所以感动人的地方。”
9月17日,纪念方以智逝世351周年暨《方以智“惶恐滩”殉节诗证考》新书出版研讨会在京举办。该书由学者萧鸿鸣撰著,今年4月由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石英、崔根峰、朱昌荣、王谨、张富英等近50位专家学者与会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