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立秋已过,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脊镇马海壮寨开始了一年一度的“晒秋”。当地壮族群众利用窗台、屋顶、晒台铺晒丰收的农作物。火红的辣椒、金黄的玉米把马海村壮族杆栏式建筑群装点成一幅美丽的“晒秋图”。
近年来,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黄池镇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积极构建“党组织+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通过基层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建设了蔬菜种植、水产养殖、苗木培育等5个产业基地,有效推动农业产业规模化转型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陕投集团依托柞水县金米村木耳产业优势,以“特色农产品”为方向,充分发挥绿色有机生态资源优势,培育金耳这一新型经营主体,注册“金米缘”商标,提升农产品供给质量,增加“柞水木耳”品牌附加值,助力发展食用菌特色产业链,不断推动乡村产业提质增效。
青海省海东市平安区平安街道白家村,绿树萦绕,巷道整洁。众汇积分兑换超市里,几名村民正在比积分。村民李显元的积分最多,“我参加了村里的大扫除和消防值班,还帮助蔬菜种植户锄草、搭棚架,奖励的积分可以兑换不少生活用品呢!”
为更好发挥武夷山国家公园的辐射带动作用,南平市围绕重点保护区外围1至4公里,初步划定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涉及4个县(市、区)的199个行政村。近年来,保护发展带内各村改造提升基础设施,大力发展生态产业。
新时代新征程上,耕地保护任务依然艰巨,要突出把握好量质并重、永续利用等重大要求,采取硬招实招守好种好“饭碗田”。耕地保护责任如何进一步压实,耕地保护机制如何进一步完善,撂荒地治理如何进一步加强?
近年来,巨鹿县探索数字化赋能乡村治理新方式,开发应用“巨好办”服务平台,构建“县—乡—村—网格—户”五级全覆盖数字化组织架构,建立“县乡联动、部门协同、有呼必应”工作机制,高效化解群众急难愁盼。
一场秋雨过后,位于河南省内乡县西南隅的瓦亭镇药山村山黛林茂、喜获丰收。通往村部的大道两旁,满畦进入成熟期的小山椒挂满枝头、火红鲜艳,村民们在田间忙着采收,小小辣椒奏响致富“椒”响曲。
当前,农村客运公交化运营持续推进,覆盖水平显著提升,服务模式更加多元,但也遇到了客流量下降、经营面临一定困难等问题。各地积极求变,在发展中转型升级,探索城乡公交+定制班线、农村客运+快递物流等模式。同时,完善机制保障,让农村客运“开得通、留得住”。
沐浴着乡村振兴的东风,桂林兴安县15万亩葡萄迎来丰收。翠绿的葡萄叶下,红的、紫的、青的……颗粒饱满、沉甸甸的葡萄串串,变成了农民致富的“金果果”,丰富多样的葡萄品种也为乡村振兴增添了新的发展思路。
近日,商务部等9部门联合发布《县域商业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提出推动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大力发展农村直播电商,培育“土特产”电商品牌,鼓励农村电商创业就业等。未来,越来越多山里货、土特产将在电商平台热销。
盐城市拥有1160万亩农田,其中近500万亩由盐碱地开发而来。近年来,当地因地制宜修复、利用盐碱地,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带动农户增收致富,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多赢。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野生菌人工促繁带动村民致富。刘自明承包的近700亩山林的野生菌采摘权,每年交给村集体承包费就有20万元。村里蹚出了一条“近期得利、长期得林”的绿色发展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