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日前,浙江出台《高水平推进乡村工匠培育工程实施方案》,提出在未来3年内,将认定100个省级乡村工匠名师工作室、1000个省级乡村工匠名师、10000个市县级乡村工匠,基本形成乡村工匠培育、支持、评价、管理体系,打响浙江乡村工匠品牌。
日前,甘肃省定西市漳县举办首届“乡村工匠”评选活动。借助“乡村工匠”评选活动,漳县将加大各类人才培育力度,选拔培养一批“漳县名匠”“漳县巧匠”,鼓励引导各类人才向乡村振兴一线集聚流动、建功立业。
近日,记者从吉林省有关部门获悉,吉林省农业农村厅与浙江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共同举办为期一周的省级高素质农民培训班,来自全省各地的80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共同考察、学习、借鉴浙江省先进的农业管理经验,努力提升经营管理理念和经营管理能力。
赏云花、喝云茶、品云咖、吃云果……如今已经成为国内一种消费新时尚。这背后是云南省充分发挥高原特色农业优势,持续推进特色农业强省建设,打造“绿色云品”的坚定步伐与强大信心。
天津农田盐碱地占比高,又面临区域性缺水,如何让粮食提升单产?这就要求天津小麦等粮食作物种、管、收环节都要在精度上做文章。为做好全市180万亩小麦收获,天津按照不同区域品种设计机收路线、系统化调度智能农机高效作业、机收损失控制在1.2%以下等手段,力争做到小麦收获一亩,秸秆处理一亩,玉米播种一亩。
近日,宁夏明确将建立“自治区统筹、市县主责、乡镇主抓、村组落实”的耕地保护监管机制,科学设置自治区、市、县、乡、村和村民小组六级监管网格,依据国土空间规划下达耕地保护任务,实行属地管理、分级保护、网格监管。
为解决菜农进城难的问题,南昌公交运输集团四公司以公交便民为出发点,于6月12日开通了“菜农专线”,服务和方便菜农出行。“菜农专线”开通以来,每天有30余名菜农乘坐,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日前,2023年第十届中国车谷·汉南甜玉米文化节在湖北省武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唐超宣布6万亩连片种植的鲜食玉米采摘开园,能生吃、会爆浆的汉南甜玉米又迎来丰收季。
日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可复制经验清单(第一批)》,旨在总结各地在完善传统村落保护利用法规政策、创新传统村落保护利用方式、完善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工作机制、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的经验做法,进一步提高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工作水平。
南召县四棵树乡以乡村风光、民俗文化、人情味道等为特色,依托“道教名山、北顶五朵”丰富的人文、自然资源,聚焦“民宿+文化”,为游客提供丰富、深入的旅游体验,成为南阳旅游业中一张亮眼的“名片”。
乡村振兴靠产业,产业振兴靠特色。南召县皇后乡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构建全域“一村一品、一村一业”乡村特色产业,成功解锁致富“密码”,实现了村美民富乡强。
近年来,紫霄镇西溪村党支部充分发挥支部引领作用,把西溪村特色产业发展作为加快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以“组织强、 产业兴、群众富”为目标,采取“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盘活闲置土地及低效土地,切实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建立竹荪菇产业基地,有力助推乡村振兴。
南阳市宛城区溧河乡以“五星”支部创建为契机,大抓产业发展,注重打造“一村一品”特色产业,把村集体经济发展与农户的利益联结起来,让群众在家门口增收致富,一幅产业兴旺、百花齐放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徐徐铺开......
近年来,邓州农商银行紧紧围绕县域农业产业发展布局,持续深化“党建+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新模式,瞄准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加大信贷投放和产品创新力度,不断提升金融服务“三农”的深度和广度,将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引向田间地头。
“为了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广西坚持走群众路线,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汇聚群众振兴乡村、治理乡村的智慧和力量,创造出令人刮目相看的人间奇迹,绘就了新时代壮美广西的崭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