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12月8日,在山东济宁曲阜市小雪街道武家村文化广场上响起了铿锵的诵读声,和着悠扬古典的乐音,数十对母子(女)身穿传统汉服,用一个个捶肩、抚头的动作演绎着《游子吟》的内涵。
对干部而言,家风不是个人的私事和小事,而是影响干部成长成才的重要因素。广大干部要带头涵养忠诚爱国、担当奋进、廉洁从政的好家风,时刻以德修身、以德律己,扣紧成长道路上的“第一粒扣子”,才能在新时代新征程中行稳致远、奋勇前行。
中华民族历来讲究修身养性、家风传承和家园情怀,从东汉时期杨震的“性公廉、不受私谒”、北宋大臣司马光的“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到开国总理周恩来的“十条家规”、焦裕禄“带头艰苦,不搞特殊”的焦氏家风,孝老爱亲、克勤克俭等传统家庭美德早已融入血脉,化作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重要精神力量。
今年3、4月份,在辽宁沈阳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紧要时刻,沈阳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连续发出致沈阳市民的3封公开信,号召大家积极配合支持防控工作。3封信,有客观理性的要求,有贴近人心的温情,打动了许多市民。
吃饭守岁、看春晚节目,除了这些,春节家庭聚会还能做些啥?被评为“全国最美家庭”的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顾旭昌一家,组织家庭年会、成立家庭基金、评选“优秀家人”、传承优良家风,在外工作的26个小家庭、94个家庭成员,再远也会努力赶回来团聚。
5月15日是国际家庭日,正值首个全国家庭教育宣传周,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命名一批2022年“最美家庭”, 同时启动“幸福家”建设,通过树立最美家庭典型,让好家风走进千家万户,以好家风引领社会文明风尚。
淳正家风,家国兴盛。中华民族素有重家庭、讲家教、守家风的优良传统,在历史的长河中积淀发展成为一种浓郁醇厚的家风文化,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汲取传统家风文化的优秀因子,树立新时代优良家风,促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对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营造良好社会风尚具有重要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以下简称家庭教育法)已经于今年1月1日正式实施。这部法律明确了家庭教育的责任、国家支持家庭教育的责任和家校社协同育人的责任,家庭教育从“家事”上升到“国事”,家庭教育的重要价值及原则等得以用法律的形式加以确认。
家风又称门风,指的是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风尚、生活作风,即一个家庭当中的风气。家风是给世代家族成员树立的价值准则,是一个家庭长期培育形成的一种文化和道德氛围,是建立在中华文化之根上的集体认同,是每个个体成长的精神足印,是一个家族成员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和整体气质的家族文化风格,是家庭的软实力、主旋律、营养剂。
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也是一个社会的价值缩影,家风的优劣关乎党风政风民风的好坏。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大力倡导注重家风建设,多次围绕领导干部家风建设助推党风政风民风建设发表讲话,彰显了我们党对领导干部家风建设的高度重视。以领导干部家风建设助推党风政风民风建设,是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重要着力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主席反复强调家教家风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他明确指出:“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一定要重视家教家风,以身作则管好配偶、子女,本分做人、干净做事。”这一重要指示,为加强新时代家教家风建设作出了明确要求、提供了根本遵循。
唐代名臣颜真卿不仅以书法著称,其勤谨忧民的为官之道和以身殉国的经历也被历史铭记。颜真卿所属的琅琊颜氏自魏晋至唐有若干人任国家重臣,而且颜氏家族志行高洁,学博才精,文武兼备,往往在治平时为治国之能吏,在危难中则为守社稷之良将。颜氏家族在波澜壮阔的历史发展中,体现出公忠廉直、艰贞一志的家风。
山西省闻喜县礼元镇裴柏村被誉为宰相村。自秦汉以来两千余年,裴氏家族先后涌现出59位宰相、59位大将军,正史立传与载列者600余人,各个领域行业的英才达3000余人。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认为裴家传承了“三代之法”。在当今社会的诸多层面、领域,裴氏家风都具有显著的现实价值。
“家”不仅承载着中国人生命实践的美好愿景,而且还体现着中国人精神生活的重要追求。家文化是理解中国5000多年文明历史的基因密码,是见证中国社会变迁的重要标示,同时,它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中国社会未来发展的逻辑进路。
在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中,“家风”扮演着关键角色。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家风传承问题,强调“广大家庭都要弘扬优良家风,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新时代培育优良家风,推动党风、政风、民风、社风建设,树立现代家庭文明新风尚,应该充分重视中华民族优良家风的传承。
立身、处世、为学,谢氏先祖对子孙的谆谆教诲尽在《谢氏家训》的一字一句中。谢氏家族人才济济,其中不仅有谢灵运、谢道韫、谢惠连等杰出的文学家,更有谢石、谢玄、谢琰等优秀的军事人才。时至今日,我们仍可从《谢氏家训》中得到诸多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