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近年来,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再生资源行业新业态逐步涌现,行业发展取得初步成效。我国将从引领产业集聚发展、提升行业技术水平、完善相关标准体系等方面,加快推进再生资源行业绿色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
生态环境部近日正式对外发布《2018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公报显示,2018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和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进一步下降,完成生态环境保护年度目标任务,达到“十三五”规划序时进度要求。
当前,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快车道,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彰显了中华民族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崇高追求。一年一度世界环境日活动将在中国杭州举办。中国生态环保界人士将与其他国家积极分享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的经验做法,这充分显示了中国在世界环境改善进程中发挥的积极作用和做出的绿色贡献。
日本垃圾分类是世界公认的成功典范,日本基于本国资源特点在多年实践中形成了以公民参与为中心,社会各界全方位参与的垃圾分类协同治理机制。这一机制的成功构建,是日本垃圾分类处理成功的最大秘诀。
近日,江苏徐州睢宁县供电公司综合能源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来到睢宁县第一高级中学、睢宁县文华中学、睢宁县城西小学等中小学,开展清洁综合能源宣传活动,向广大师生宣传“以电代煤、以电代气、以电带油、风力发电、光伏发电、蓄热蓄冷、电储能”的全新能源发展理念,普及节能减排及清洁能源知识,推广安全高效清洁能源。
截至5月29日,官厅水库共收水5356万立方米,实现黄河与永定河历史性牵手。加上上游河北友谊水库、山西册田水库来水,官厅水库共收水1.2亿立方米。永定河山峡段河道40年来首次实现不断流。
垃圾分类是每一个人作为“污染者”对改善生存环境应尽的基本责任,也是每一位公民应尽的基本义务。在建立相关法规制度,加强生活垃圾分类刚性约束力的同时,还要重视党政机关、公共机构的引领带头作用。
在新业态蓬勃发展的今天,公众既希望享受便捷的服务,又要不受到各种环境问题的侵扰。理想是丰满的,现实却往往不尽如人意。不知是有意忽视还是无意关注,总有企业会破坏这一平衡,造成一种新业态下的污染问题。归根到底,货栈超市方谋利为上,环境意识淡薄,更缺失保护市民环境权益的实际行动。
保障河流生态流量,是目前全国正在开展的创建绿色小水电站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越来越多的小水电站正在装上生态流量监控设施,放了多少水、是否达到要求,一目了然。同时,小水电站生态流量监管也纳入了河长制湖长制等考核体系。
从上世纪鼎盛时期的5万只到如今的3000只,被称为“北京城精灵”的雨燕一度数量锐减,甚至难觅踪迹。近年,北京的政府部门和社会组织都在进行生物保护探索。以雨燕为例,有研究协会通过安置人工巢箱帮助雨燕安家,还在恢复湿地和生态条件方面采取了不少措施。
地球上形态各异的动物、色彩纷呈的植物和无处不在的微生物共同构成了地球上生生不息的生物多样性世界。“生物多样性”指地球上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种类的丰富程度,它包括了遗传、物种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我们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我国将发展林业和草原事业作为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主要任务来抓,实现了林草事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生态服务能力的提升,为高质量绿色发展提供了动能。
“湿地初夏皆绿装,跌宕芦苇鸟深藏;小舟轻漾惊白鹭,菱叶浮水见鱼翔……”随着夏季的到来,这样的画面在地处长江北岸、皖江之首的安徽宿松县随处可见。安徽省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公报显示,宿松县湿地面积超过7万公顷,占全省湿地面积104.18万公顷的6.82%,居全省首位。
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于25日对外发布全球首张白色大熊猫照片。这张白色大熊猫照片是保护区内海拔2000米左右的一台野外红外触发相机,于4月中旬下午摄录下的一张大熊猫影像。
5月26日,由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湖北省宜昌市人民政府主办的以“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为主题的全国首个“绿色生活日”系列活动在宜都市启动。“5·26”,“我爱绿”!初夏时节,行走在湖北宜昌,除了出门进园、推窗见绿的生态图景,让人眼前一亮的,还有这个城市根植于心、落实于行的绿色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