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2021年,作为“十四五”开局之年,中国经济绿色转型全面展开。国家主席习近平去年在联合国大会上庄严承诺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一经提出,就受到全球广泛关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将碳达峰、碳中和列入2021年重点工作之一。
位于黄河上游的甘肃兰州,近年来加大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力度,通过黑臭水体整治、水污染联防联控、统筹推进流域治理等措施,不断改善兰州段水质。2020年,黄河兰州段干、支流国控、省控考核断面水质优良率均达100%,出境水质综合评价连续四年稳定达到Ⅱ类。
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在京召开全国24家主要银行信贷结构优化调整座谈会,会议提出,围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设立碳减排支持工具,引导商业银行按照市场化原则加大对碳减排投融资活动的支持,撬动更多金融资源向绿色低碳产业倾斜。
记者日前从吉林省林业和草原局获悉:2021年,吉林计划完成生态修复200万亩、绿化村屯1000个、城市和县城绿化1万亩。到2025年,吉林全省森林覆盖率力争达到45.8%以上,草原综合植被盖度力争达到72.3%。
森林是全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人口和农业扩张、乱砍滥伐及非法木材交易等因素,当前全球的森林保护面临严峻形势。不少国际组织和国家积极开展各类项目,探讨总结经验,加强合作,共促森林保护。
3月23日,记者在试点城市之一的陕西咸阳采访获悉,该市以形成西部欠发达地区生活垃圾分类经验模式为目标,试点以来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已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理的“四分类”独立运行体系,实现城市生活垃圾“零填埋”。
近年来,汝州市委、市政府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以国土绿化为抓手,大力实施绿满汝州工程,让汝州大地荒山披绿、满城皆绿、随处见绿,不仅营造了绿色家园,更让群众端起了“绿”饭碗。
“春回大地、万象更新”。在第43个“植树节”来临之际,3月12日上午,四川省乐山市沙湾区2021年春季义务植树暨“全民种植佛手柑·助推乡村大振兴”活动启动仪式在太平镇万亩佛手柑基地举行。
2021年的3月12日是第43个植树节。一大早,宝鸡市眉县营头镇便组织镇机关、驻镇单位及红河谷村、营头村、和平村、新河村党员、干部、群众、各中小学教师、学生等共计300余人在多个植树点展开了热火朝天的义务植树活动。
3月12日是全国第43个植树节,为牢固树立并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打造生态宜居新高庙,当天上午,南阳市宛城区高庙镇100余人机关干部和司庄村党员干部在司庄村开展植树造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