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砖,是世界上最古老,也是我们日常最熟悉的建筑材料之一。小小一块砖,在人类文明演化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从底格里斯河上游9500年前的古老砖坯,到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发掘出来的砖块;从我国蓝田出土的5000年前仰韶文化晚期烧结砖,到秦朝烧制水平领先世界并大量应用到工程中的砖块……纵观砖的起源与发展,材料工艺不断创新,应用场景持续拓展。
从无人飞行到载人飞行,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从舱内实验到出舱活动,从单船飞行到空间站巡天,中国载人航天从无到有,用30年跨越了发达国家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星空浩瀚,追梦不止。自强不息的中国人奋力书写用航天梦托举中国梦的壮丽篇章。
记者从国家统计局获悉:2024年,我国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为36130亿元,同比增长8.3%。我国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多元化投入格局加快构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不断增强,为研发经费持续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1月22日,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主办的“两院院士评选2024年中国 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在江苏南京揭晓。入选的科技进展直接触碰科技最前沿,涵盖视觉芯片、细胞疗法、大洋钻探、低温制冷、人工智能等诸多领域,表明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极限正不断拓展。
青藏高原新增铜资源量2000余万吨,锂矿和铀矿找矿均取得重大突破……大宗矿产是制造业的“粮食”。1月以来“三矿连发”,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实现了一系列重大突破,为制造强国奠定资源基础。
2024年,深中通道、川青铁路镇江关至黄胜关段、北京地铁3号线等一大批重大工程建成运营。今年,它们迎来春运“首秀”。科技手段助力,监测流量防拥堵;上线保暖神器,加强巡检保安全;做好接驳工作,“无感换乘”优体验……面对春运大考,工作人员多措并举、协作配合,为群众安全高效出行保驾护航。
2024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梯度培育创新型企业”。当前,我国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的75%以上,中小企业是推动创新的重要力量。浙江杭州一家中小企业,另辟蹊径持续创新,闯入一条新赛道。
真核生物的多细胞化是生命向复杂化和大型化演化的必备条件,被认为是生命演化史上的重大关键创新事件之一。最古老的多细胞真核生物化石是如何被发现的?它的发现有何重要意义?科学家为我们一一解答。
蕴含未来交通无限可能的飞行汽车,正逐步从梦想变为现实。或许10年后,飞行汽车就可将原本1—2个小时的通勤时间缩短至10—20分钟,城市中的人们将不再为拥堵而烦恼。再过若干年,“城市飞越(City fly)”将取代现在的“城市漫步(City walk)”,人们只需输入目的地,高度智能化的飞行汽车就能穿过高楼林立的城市,将乘客快速送达目的地。飞行汽车,不仅是科技的进步,更是对人类未来生活的重新构想。
倘若回到3亿多年前,你将见证地球生命演化史上的重要一幕:鱼类祖先“挣脱”水的怀抱,实现从海洋到陆地的飞跃。今天的我们虽不能回到过去,却能将过去“带回”现在。英国剑桥大学研究团队近日在《科学·机器人》杂志上发表一项重要研究,通过开发仿古生物机器人来检验关于生命演化的种种假设,这项技术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探究远古生物的新大门。
1月15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4年知识产权工作进展。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胡文辉介绍,2024年,我国共授权发明专利104.5万件,同比增长13.5%;全年注册商标478.1万件,同比增长9.1%;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登记发证1.1万件。
2021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四部委批复同意在甘肃启动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设立庆阳数据中心集群,打造面向全国的算力保障基地。在“东数西算”工程推动下,庆阳深入推进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来自全国各地的数字资源纷纷涌入。
吉林进一步发掘“冷”资源,释放“热”动能。基础设施进一步提升,全省雪道总面积、雪道总长度、雪道数量、架空索道数量分别同比增长5.7%、3.5%、2.8%、9.4%;发放价值3000万元的冰雪消费券,多渠道、多形式“引客入吉”;通过航线补贴政策,重点提高北京、上海、广州等重要冰雪客源城市航班量。此外,还推出吉林纳美山谷滑雪场、辽源天陆山冰雪体育综合体项目等一大批新产品、新项目。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建立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近年来,科技界不断健全人才分类分层评价机制,让科技人才在专属“赛道”尽展才华,有效激发了他们的创新创造活力。
1月3日,教育部集成电路高纯化学品制备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委员会扩大会议在北京化工大学朝阳校区会议中心召开。本次会议以“高端化学品制造的化工基础、机遇与挑战”为议题,由教育部集成电路高纯化学品制备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主办,北京化工大学李群生教授团队筹办。
走进比亚迪长沙星沙园区物流仓库,两台身高172厘米的优必选工业版人形机器人Walker S1正在交替进行模拟搬运作业。“从最初一台人形机器人跑通所有搬运场景,到实现与无人物流车协同作业,再到两台机器人协作搬运,自2024年10月下旬进厂实训以来,搬运效率提升了一倍。”优必选科技副总裁、研究院院长焦继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