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西安交通大学宋江选教授团队针对高比能电极材料硅负极在电化学过程中物质交换引发结构畸变,导致服役寿命与高比能之间呈现出反向制约关系,提出高比能二次电池仿生设计策略,近日该研究成果发表在《纳米快报》和《先进功能材料》上。
丹麦科学家研究发现,反复暴发的鼠疫或导致斯堪的纳维亚的新石器时代人口减少。对100多名个体的古DNA分析揭示了这些农民的命运,并再现了他们的亲密家庭生活。相关研究近日发表于《自然》。
德国科学家研究显示,在银河系半人马座欧米茄星团(半人马ω球状星团)内观测到的快速移动恒星为一个中等质量黑洞的存在提供了证据。相关研究近日发表于《自然》。该研究基于哈勃空间望远镜20多年的观测结果,或有助于今后研究人员搜索这类难以发现的黑洞。
据了解,广西电网公司基于南方电网“大瓦特”应用,将输电线路缺陷隐患识别效率提升了5倍,平均缺陷识别率为91.24%,准确率提升了15%。大模型能够更加精准地表述缺陷隐患类型和位置,解决模型碎片化问题,更好地处理未见过的电力业务场景缺陷。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国创中心主任刘陈立表示,围绕国家重大战略产业需求,国创中心聚焦生物制造,并探索将原有实验室到企业的线性转化模式,转变为非线性互动式模式,推动我国生物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
大桥建成后,黄冈到鄂州花湖机场车程仅需15分钟,对于打造临空经济区、拉开航空都市区发展框架,完善湖北省高速公路网和过江通道布局,强化武鄂黄黄一体化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当前,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为经济社会发展、国家管理、社会治理以及人民生活带来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会议期间,中外专家齐聚一堂,共谋统计与数据科学发展之道。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科技领域是最需要不断改革的领域,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阔步向前、不断深化,书写了推动科技现代化的崭新篇章。
施普林格·自然旗下专业学术期刊《通讯-地球与环境》最新发表一篇气候变化研究论文分析称,在2007年至2021年间,从北冰洋流向南方的厚海冰数量增加,缩短了西北航道(NWP)一些地区的无冰航运季节。
早在1903年,德国海洋生物学家卡尔·楚恩最先在深海发现了幽灵蛸。该物种常生活在热带与亚热带大洋水深600至900米之间,此深度的水体中,氧气含量很低。在生物分类上,幽灵蛸属于幽灵蛸目幽灵蛸科幽灵蛸属,也是此前唯一一个被大家所认可的现存物种。
链球菌中毒休克综合征是一种由溶血性链球菌引发的败血性休克,感染途径一般为经鼻腔、咽喉黏膜的飞沫传播和经伤口等的接触传播。患者从出现症状到发展为休克和多脏器衰竭只需要24至48小时,且致死率高达30%,因此其致病菌在日本被称为“食人菌”。
西南大学蚕学与系统生物学研究所、蚕桑纺织与生物质科学学院学院教授徐汉福课题组首次绘制了高分辨率的大蚕期丝腺全景时空转录图谱,解码家蚕何以高效产丝。7月10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细胞报告》上。
据介绍,细石叶技术遗址作为青藏高原发现最丰富的史前人类文化遗产之一,一直备受考古学界关注。这些遗址代表了青藏高原早期人类在高原的大规模迁徙和定居活动。尽管经过多年的系统发掘,具有可靠年代数据的细石叶技术遗址在青藏高原仍然较为稀缺,特别是在高原腹地更是鲜有发现。
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在于技术进步所驱动的产业升级,具体表现在两个层面:一是产品或服务形态变化的业务升级;二是产品价值的跃升。从世界经济史来看,所有成功成为发达经济体的社会,最重要的一环就是实现了“基于技术进步之上的产业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