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月球表面已发现200多个被称为“天窗”(skylight)的坑,其中一些形成于地下熔岩管塌陷之后。可进入的熔岩管或通道,能提供一个比月球表面更温暖的环境,但之前人们一直不确定它们是否能通向大型地下洞穴。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航天技术逐渐揭开神秘面纱,从遥远的太空走进公众的日常生活,从提升农业效率到改进环境监测技术,从优化交通出行到革新医疗技术,航天科技正以跨界融合与创新应用的方式,为千行百业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驱动力。
在2024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毕业典礼上,一款“空中成像提词器”的创新技术惊艳亮相,助力校长完成了无纸化的流畅演讲,不仅赢得了现场师生的热烈掌声,更将无介质空中悬浮成像这一前沿科技概念从专业领域推向了公众视野,这一技术成果展现了我国在虚拟现实领域尖端科技探索的又一重要进展。
为了让育龄妇女实现健康生育愿望,乔杰带领团队历经10余年攻关,围绕人类生殖细胞发育调控这一基础研究难题,揭示了表观重编程调节父母源基因组信息变化以驱动生殖细胞命运转变的分子机制,为精准防治生育障碍与发育源性疾病打下坚实基础。
广东东莞松山湖科学城内,坐落着粤港澳大湾区首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中国散裂中子源。建成运行5年多来,这座源源不断散裂出中子的装置,成为集聚粤港澳创新资源的重要平台。
关节置换术是一种常见的骨科手术,主要用于治疗关节疾病或关节损伤。然而,超过10%接受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会因人工关节无菌性松动而需要进行翻修,在增加患者痛苦的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额外的经济负担。
角膜交联术是当前国际公认的可有效阻止和延缓圆锥角膜进展的主要治疗方法,但其治疗效果受角膜基质层内氧气浓度影响。探索新的供氧方式和机制,特别是在交联光源照射下能够原位自供氧的新方法,对于解决交联过程中的供氧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深圳市发展改革委日前印发《深圳市支持虚拟电厂加快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通过强化关键设备产品有效供给、提升充换电设施车网互动水平、推动建筑及园区智能化改造、加快分布式资源有效集聚和精准响应等举措,促进深圳虚拟电厂产业发展。
用电量是经济运行的重要“晴雨表”。近年来,我国电力需求保持刚性增长。2023年,全社会用电量达9.22万亿千瓦时,约占全球用电量的33%。“十四五”以来,我国年均新增用电量约5700亿千瓦时,相当于德国全年用电量水平。
项目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光伏产业园区,建设规模为50兆瓦 100兆瓦时,由50台2兆瓦时智能组串式电池舱、600台200千瓦构网型电压源变流器组成。
实时监测水质状态,自动识别水管缺陷,全景仿真处理工艺……如今,水务系统的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近日,记者走进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蒲阳污水处理厂的中控室内,一块电子大屏映入眼帘,上面显示着各厂区重要区域的实时画面、运行情况和相关数据等。
据了解,该设备配套关键部件均由张煤机公司自主研发设计,整机实现全国产化研发制造,使用性能、可靠性、智能化程度均达到领先水平,下一步可进入井下工业性试验阶段。
近日,在10千伏不停电作业工作现场,国网南阳供电公司工作人员正在利用实时数据调用存储、手机App画面展示、数据分析等方式,快速实时采集现场环境数据及人的身体健康指标数据,实现对线路不停电作业的精细化安全管理。
作为高端制造装备、精密仪器设备的核心功能部件,该产品不仅可以高效隔离外部振动,还能通过实时采集振动信息,基于先进的控制策略生成多维振动控制信号,精准抑制各种内外部扰动导致的台体振动,让被减振部件达到接近“绝对静止”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