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这根小小的绳子,藏着很多学问。”中国残疾人田径队教练胡正观介绍,引导绳首先要结实,根据比赛规则不能有弹性;引导绳两端各有一个手环,运动员和领跑员分别握住;手环与绳子连接处则各有一颗珠子,让裁判员可清晰看到运动员和陪跑员的距离。
一项新技术、新成果落地应用,转化过程中,面临技术、产品和市场三方面考验。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发明专利产业化率为39.6%,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建立有效的协作机制,既要投入大量资源,还要产学研各方相互理解、高效协作,共同面对不确定性,切实加快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依托优势学科“孵化”新刊,集约化管理实现专业化办刊,开放办刊引入各方资源……多年来,上海交通大学持续加大投入创办高起点新刊,探索以期刊平台促进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和成果转化,不断提高科技期刊的国际影响力,推动科技创新。
1958年,北京西南郊,我国第一座重水实验性反应堆(101堆)首次临界,发出一道蓝光。这道光芒,预示着原子能宝库的铁门被推开,铁门后的崭新时代正在向新中国招手,而这座宝库的钥匙,就在“一堆一器”。
9月24日,中国信息协会能源工作委员会成立大会暨能源数智化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本次大会以 "数智赋能、共创未来 "为主题,深入探讨了能源行业数智化转型的战略意义、技术路径和实践经验,大会的成功举办,标志着中国信息协会能源工作委员会正式成立并开展工作,将为我国能源数智化行业的未来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成立以来,中国一重致力于国家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研发,已累计开发研制新产品435项,填补国内工业产品技术空白534项,在相关领域推动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转变。
9月17日至22日,2024年德国汉诺威国际交通运输博览会在汉诺威举行。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约1700家参展商集中展示了商用车及零配件领域的最新研发成果、前沿技术和解决方案,共同探讨和促进交通与物流领域可持续发展。中国商用车企业积极参展,携多款新产品亮相。
自2018年起,今年已是安徽举办的第七届世界制造业大会。从2019年首次设立主宾国,到2021年特设韩国国家馆以及“进博好物”展区,再到2023年专门设立参展国展区,国际化、世界性已成为大会的关键热词。
西堠门公铁两用大桥,甬舟铁路的控制性工程,主跨达1488米,是世界上跨度最大的公铁两用跨海桥,也是世界跨度最大的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梁。通过智能化、信息化、数字化手段提升施工质量,工程稳步推进,高铁“上岛”即将在舟山群岛实现。
探索浩瀚宇宙,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自2004年1月正式立项,探月工程已走过20个春秋。如今,我国在探月领域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部分“领跑”的扎实进步,在人类探月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作为连接南北疆的重要通道,乌尉高速公路全长近320公里,桥隧比超40%,自2019年批复开建以来,目前已完成工程量的81%。2025年天山胜利隧道贯通后,乌尉高速便能实现全线通车。届时,驾车穿越天山仅需约20分钟,乌鲁木齐至库尔勒车程将从7个多小时缩短至约3小时。日前,记者前往建设现场一探究竟。
法国媒体报道说,在科技不断发展进步的时代,初创公司在提升城市无障碍水平、增强社会对残障人士包容性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不仅帮助残障人士解决实际问题,还有助于推动社会观念的转变,促进社会更加公平、包容和温暖。
为了探索这片神秘之地,波塔西长期定居于双河溶洞群附近的双河村。在波塔西等中外专家的共同努力下,双河溶洞群主体部分双河洞的长度一次次被刷新。最近一次联合科考成果显示,双河洞107个洞口连通,长度达409.9公里,是目前的亚洲第一长洞、世界第三长洞。
“射击服不好做,其中藏着很多学问。”北京服装学院材料设计与工程学院王晓春副教授介绍,之前国家射击队的“皮服”主要从韩国、德国和印度等国家进口。为解决这一难题,在国家体育总局和国家体育总局射击射箭运动管理中心的支持下,北京服装学院于2022年起集中开展自主研发。
近期,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在《创新》期刊上发表了对齿肋赤藓的极端抗逆性研究,证明了该种生物在复合多重逆境的火星模拟条件下仍能存活并能再生出新的植株。这一研究拓展了科学界对极端生物环境耐受性的认知,也为人类探寻宜居星球、构建稳定的火星生态系统提供了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