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回溯过去,房地产行业确实出现过过度金融化的迹象。一是开发商缺乏自律,深陷资本逐利,依赖金融杠杆扩张规模,部分房企剔除预收账款的资产负债率动辄就超过80%红线,为触发债务违约风险埋下隐患;二是违规资金进入楼市,引发投资投机行为,导致住房偏离“住”的属性。
3月2日下午,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国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状况趋于改善,房地产泡沫化金融化势头得到根本扭转。郭树清称,现在房地产价格有一些调整,需求方面结构也有所变化,对金融业来说是一个好事。
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冰雪旅游发展报告(2022)》显示,冰雪季全国冰雪休闲旅游人数从2016—2017年的1.7亿人次增加到2020—2021年的2.54亿人次,2021—2022年冰雪休闲旅游人数将达到3.05亿人次,冰雪休闲旅游收入有望达到3233亿元。
“建议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快数据资产确权的全国性立法。”张懿宸称,当下需要通过立法界定企业或者产业数据的所有权属;规范数据流通、使用产生的价值归属与分配;明确企业 产业获取数据的合规方式;确定数据的可交易性、数据交易的合法性等问题。
据中指数据监测,自2022年以来,全国已有超40个城市从降首付比例、加大引才力度、发放购房补贴、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等方面放松房地产调控政策,需求端政策调整力度加大,有利于缓和市场情绪,促进合理住房需求释放。
总体来看,2022年2月用户信心指数为108.9,环比1月上涨2.4%,61.5%的购房者认为2022年楼市调控政策的走向将继续保持稳定;对于2022年房价走势的看法,超半数参与调研的购房者认为房价与2021年相比基本持平,47.7%的购房者表示今年是买房的好时机。
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3月2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房地产泡沫化金融化势头得到根本扭转。银行业和保险业要更有针对性地支持扩大消费和投资,要做好对“新市民”的服务。此外,要按照“小步慢跑、总体渐进”方针,逐步发展壮大第三支柱养老保险。
记者注意到,服务平台目前已经公布了多个项目的政府收取的定额租金标准。比如,朝阳区豆各庄项目,一居室的定额租金标准为430元,二居室的定额租金标准为570元;海淀区永靓家园项目,一居室的定额租金标准为580元;二居室的定额租金标准为930元。租金定额收益也会在服务平台中公布。
3月1日,郑州市政府网站发布《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的通知》(下称《通知》)。《通知》提出,支持合理住房需求,加大信贷融资支持,引导在郑金融机构加大个人住房按揭贷款投放,下调住房贷款利率。
据中原地产研究院统计,今年前两个月各地出台房地产相关调控举措累计超过100次,涉及下调首付比例、调降房贷利率、加快放款节奏、给予购房补贴等,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专家认为,“房住不炒”是房地产调控的政策基调,楼市调控因城施策,房地产市场或逐步企稳。
机构数据显示,2022年2月,房地产企业境内信用债与海外债发行规模同比均大幅下降。其中,境内信用债发行规模为250.2亿元,环比下降16.38%,同比下降7.92%。内地房企海外债发行规模为15.8亿元,环比下降83.46%,同比下降94.57%。
“十四五”时期,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保障性租赁住房的供给占新增住房供应量的比例将达近一半,展现了保障性租赁住房强大的供给力度。有人不禁会问,大城市的土地本就相应紧张,再供给这么多租赁型住房,会不会挤占商品房的空间从而造成商品房供给不足,进一步抬高房价?
通知规定,共有产权房租赁活动需要统一通过市级代持机构建立的网络服务平台办理,办理内容包括住房出租意向登记、出租使用协议签订、住房情况核验、住房信息发布、租赁合同网签、租赁登记备案等。住房租赁期限原则上不超过三年。在服务平台发布的房源,既可以由购房人和租房人通过服务平台“直租”,也可由中介机构代理。
2021年是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政策大年,全年调控次数为651次,创历史新高。纵观今年全年来看,房地产政策调控会怎样?金融信贷政策相比上年是否有所放松?今年两会房地产政策会有哪些新定调?中国网财经就此采访了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诸葛找房数据研究中心分析师梁楠。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我国仍处于城市快速发展的阶段,城镇的人口规模、家庭数量仍在持续增加;将重点抓好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推进住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实施乡村建设行动、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等工作,推动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
下调首付比例的城市持续增加。继菏泽率先下调商贷首付比例后,近期,重庆、赣州、佛山、南通等地银行相继下调商贷首付比例。中国证券报记者梳理发现,2022年以来,北海、自贡、南宁、福州、晋中等地也下调了公积金贷款购房首付比例。
戴德梁行发布《2021年第四季度全国住宅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21年,全国新房成交量15653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1%,增速较上年滑落2.1个百分点。尽管全年累计销售面积同比仍保持上涨,但单四季度住宅销售面积41100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9.8%;销售金额40773亿元,同比下降20.2%。
银保监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日前联合印发《关于银行保险机构支持保障性租赁住房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构建要以人民为中心、以市场化为导向、以风险可控为前提、以多方协同为保障,构建多层次、广覆盖、风险可控、业务可持续的保障性租赁住房金融服务体系。
“全国每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口超过1100万,2000年以前建成的大量老旧小区面积小、配套差。”在国新办今天举行的推动住房和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发布会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王蒙徽表示,当前我国住房的刚性需求比较旺盛,群众改善居住环境和居住条件的要求比较迫切。
“我国现在仍然处于城市快速发展的阶段,城镇的人口规模、家庭数量仍在持续增加。每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口超1100万,住房的刚性需求比较旺盛。”王蒙徽说,2000年以前建成的大量老旧小区,住房面积小、配套差,质量也不高,群众改善居住环境和居住条件的要求比较迫切。
中信证券相关投资部门负责人士表示,房地产市场暴露的风险是暂时的,市场风险总体可控,融资环境已经开始改善。国信证券投资部门认为,长期看,本轮风险房企出清将有助于提升行业集中度,利好头部稳健型企业。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主任李晓龙今日表示,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1年底,全国411个城市共实施2.3万个城市更新项目,总投资达5.3万亿元。城市更新不仅解决了城市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和短板,提升了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也成为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张小宏今日回答经济日报记者提问时表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是中央关心、百姓期盼、社会关注的一项重要工作,2021年,全国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56万个,惠及居民965万户,超额完成了《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目标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