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日前,海南省“双减”实施方案新闻发布会召开,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海南省已将义务教育阶段线上和线下学科类校外培训收费纳入了定价目录,依法实行政府指导价管理,由政府制定基准收费标准和浮动幅度。
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日前该校的量子科学与技术博士学位授权交叉学科通过国家审批。这个量子科学与技术方向的博士学位授权点,标志着该校在量子科技领域的学科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迈入系统布局、成熟发展的新阶段。
陕西省在“双减”中,严格落实政策要求,推出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明显效果。截至目前,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后服务覆盖率达到100%;92.19%的学生自愿参加了课后服务,其中97.97%的学生每周5天参加;全省100%的学校出台了作业管理办法,99.88%的学校建立了校内作业公示制度。
昨日,202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笔试在全国30个地区考点同时举行,超200万名考生为3万余个公务员岗展开了激烈的角逐。今年的国考,多地要求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方可入场。而抗击疫情、脱贫攻坚、环境治理等时事热点均出现在上午的行测题中,同时,对党史的考查更是“重头戏”。
“尼玛多吉可真有出息,今天决赛夺得了银牌,你听说了不?”10月28日,得知学生尼玛多吉荣获全国第十一届残运会暨第八届特奥会男子立定跳远决赛银牌,西藏自治区拉萨市特殊教育学校盲人教师斯勇激动得拍手叫好。
日前,北京大兴一中与区内孙村学校签约启动联盟共建。两所学校将在党建工作、学校管理、教育教学、教师培养、学生发展、群团建设、资源共享等多方面深入交流合作。
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不断提升他们的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题中之义。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开展法治教育的过程中,如何让青少年在习得法律知识的同时,养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
2001年6月,教育部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两个重要文件牵动的是两项具有历史意义的教育变革。“双减”背景下课改将如何向纵深推进?课改又将如何为“双减”助力?
“我会煎鸡蛋、包饺子、凉拌黄瓜……”近日,在陕西省西安高新第九小学厨艺馆内,五(7)班学生张嘉萱一边自豪地说着,一边端出刚和小伙伴做好的五香花生请大家品尝。每周三下午的厨艺社活动,不仅让她厨艺渐长,人也更阳光自信了。
为促进2022届高校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教育部日前启动“2022届高校毕业生校园招聘月”系列活动。记者在北京、江苏、贵州等地看到,一些高校频出“高招”促进2022届高校毕业生更好就业。
记者从北京教育考试院获悉,2022年高考第一次英语听说考试于2021年12月11日进行。考试院提醒,11月27日至12月11日,考生非必要不离京,减少不必要的聚集和流动,做好个人防护,每日进行体温测量、记录并进行健康状况监测,保持家校两点一线。
记者25日从河北省教育厅获悉,目前河北省义务教育学校全部开展课后服务,共覆盖597万名学生,比2021年初增加272万人,实现了城乡学校全面开展、有需求的学生全覆盖。
近期,北京等地大面积、大比例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引发社会高度关注。校长轮岗并非新鲜事,此次有何“升级”?在“双减”背景下如何理解校长交流轮岗的重大意义?具体应该怎样推动?身处其中的轮岗校长又有什么切身感受?本刊特别邀请专家、试点区域相关负责人、轮岗校长就此进行探讨。
“回西藏,是我这一生最坚定的选择。”借着国家在6所部属师范大学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东风,2007年,扎西从西藏昌都来到2000公里外的陕师大求学,成为一名免费师范生。毕业后,他回到家乡从事农牧民子女教育教学工作,转眼间已在藏东高原任教10年。
24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发布。意见聚焦老年人的“急难愁盼”问题,从健全养老服务体系、积极培育银发经济等方面提出具体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