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在信息如潮的全媒体时代,打造有口皆碑的“爆款”融媒作品,无疑是传媒人梦寐以求的目标。《爆款32计——现象级融媒传播案例背后的巧思》一书,近日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为广大传媒人奉上一部中国新闻奖得主编著的“爆款修炼宝典”。
成长在新中国,我感到十分幸运。是国家的需要,引导和培育我成长,塑造了我的人生,我的内心充满感恩的情怀,感谢伟大的祖国!我虽已84岁,但还会继续努力,为建设科技强国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自己的贡献。
如果我们只是停留于对新要素、新事件、新现象的观察,这样的“新”注定层出不穷。比现象更重要的是本质,比事件更重要的是底层逻辑。因此,我们试图从最优秀的学者观察中,找出那些能帮助读者理清底层逻辑的文章,因为底层逻辑有助于我们研判未来的趋势。
新征程上,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有条件写好“人文经济学”这篇大文章,为民族复兴立根铸魂,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推动中华文明重焕荣光。
北京市房山区作协副主席吴海涛的散文集《西山霁雪》在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了。这本散文集是他书写成长之地雄安、咏赞第二故乡房山对他滋养的最好呈现,心心念念之故土家乡,养我爱我之父母亲人,白洋淀的荷花西山的雪,烟火的人间四季的风物,都是他的情感所系。真诚炽热的家园书写,成就他构建出自己文学上的精神原乡。
近期,由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编著、作家何南进行文学统筹的《黄河文化系列·文物故事》丛书在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丛书以岩画、长城、史前遗址、古城、革命文物、古塔、古建筑、丝路遗产、石窟寺、国宝等十个主题呈现,语言优美、故事生动、设计精美,让陈列在博物馆里的文物、沉寂在宁夏大地上的文化遗产“活”了起来。
书中人物跨越时间、年龄与行业的界限,既有深耕实业的匠心企业家,也有科技创新的领军人物;既有新兴产业的引领者,也有新近接班的创二代。他们虽起点各异、做法不同,却都怀揣着共同的梦想与追求,勇于挑战自我,共同绘就了“四千”精神的生动画卷,深刻诠释了“千辛万苦”的坚韧与执着。该书不仅是时代精神的缩影与奋斗者群像的生动展现,更是从企业家起步的源头寻找奋斗者“活水”的真实写照
人民日报社高级记者陈效卫博士具有丰富的媒体工作经验,他认真观察记录,对新闻报道中常见错误进行归类、分析,提炼出鲜活的洞见。我先是有幸看到陈效卫博士的底稿,并积极帮忙联系过几家出版社。最终,这部著作与人民日报出版社结缘,并以《人民日报记者说:表达如何精准到位》为题正式出版,这是非常值得庆贺的事情,我也由衷地为作者感到高兴。
高富平教授是数据问题理论研究的开拓者。他的《数据经济讲义》一书,围绕数据相关的基本概念和基本问题,聚焦数据内涵、数据价值、数据经济、数据权属、数据市场、数据交易等基本命题,在理论上作了很多前沿创新探索,构建了一套自己的理论体系。认真研读后,引发了我对四个基础问题的思考。
随着时代发展,我们已从营养不足到营养过剩,糖也从“能量之源”变成了代谢性疾病的“罪魁祸首”,导致很多人“谈糖色变”。然而《控糖革命》的作者杰西·安佐斯佩竟然鼓励大家吃自己喜欢的糖。她告诉我们不减少糖的总量、重新调整进食的顺序,就可以平抑血糖波动。
可以肯定,在大都市中我们需要图书馆这样的公共空间加强社会成员之间的真实联系;在文化相对单调的乡村中,我们也需要它在校园之外为青少年提供更加丰富的精神生活。从这个意义上讲,图书馆不仅是获取知识的场所,还促进着社会的融合。
这本科普书浓缩了芯片知识的精华,很好地承担了普及芯片常识、提升大众科学素质的任务。相信读者看完本书后,一定会对芯片的前世今生、芯片的复杂构造形成一个具体的认知,并对芯片设计、制造和封装测试有更生动深入的了解。
北雁中短篇小说集《花豹》收录了作者近年创作的9部中短篇小说,讲述了扎根云南乡村的各类人物故事。他们中有驻村干部、山村教师、产业振兴工作队员、回乡创业大学生,也有带动群众开展篮球运动的运动员、扎根农村的两代农业干部,代表着脱贫攻坚延伸到社会生活深处的触角神经。
2024年12月20日至23日,由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方江山带队,人民日报社调研组先后来到湖南省长沙、韶山等地,进行主题为“传承红色文化,建设文化强国”的学习调研,并分别向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毛泽东同志的母校湖南湘乡市东山学校和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等单位赠送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的青少年时代》系列图书,还与有关单位签订4个战略协议,达成图书策划选题和报道合作意向。
土壤,从来就是默默地躺在我们脚下,总是那么低调却又如此博大地铺展于广袤的地表。土壤,看起来如此平凡,以至于人们对它习以为常,甚至认为土壤之存在是理所当然的。只有当我们看到由于不合理的利用导致水土流失、土壤板结硬化、沙化石漠化以及污染而导致寸草不生时,我们才意识到土壤之珍贵、伟大!
报告文学的魅力很大程度上源于对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作品所刻画的人物群像图中有县委领导、机关干部、造林民兵……大家同吃同住同劳动,风餐露宿、夜以继日,以个性鲜明的形象凝聚成众志成城的磅礴之力,夯实了南粤大地的绿色根基。
本书兼具故事性、教育性、可读性,是广大党史和文献研究者深化焦裕禄精神研究的有益参考资料,是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了解焦裕禄精神历史、坚定文化自信的优秀学习读物。在对历史片段的追寻和连缀中,也实现了情感的传递和信仰的接力。
《我看见的世界》不仅仅是一部女性科学家的自传,更是一部人工智能发展的启示录。李飞飞用她的亲身经历,为我们展现了一位追求梦想、勇于创新的女性科学家的执着,更让我们看到真正的科学精神如何促进人类发展、如何创造更美好的人类未来。每个普通读者,都将从中汲取力量,照亮自己的人生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