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4月26日—27日,中国新闻史学会媒介法规与伦理专业委员会、浙江省传播学会联合网络空间治理与数字经济法治(长三角)研究基地、浙江大学网络空间国际治理研究基地、浙大宁波理工学院传媒与法学院在宁波举办“数智时代的互联网与智能传播治理”学术研讨会。
好新闻靠挖,好新闻靠掘,好新闻靠刨。2025年3月9日,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新闻作品集《好新闻靠挖》在京首发。该书收录了广东湛江日报社总编辑、高级记者黄康生采写的70余篇获奖作品,并附采访经过和专家点评。
在中宣部指导下,由中国图书评论学会组织评选的2024年度“中国好书”日前揭晓,共有42种图书入选。其中,年度荣誉图书2种,主题出版类8种,人文社科类9种,文学艺术类9种,科普生活类3种,少儿类11种。另有20种图书入围2024年度“中国好书”。
4月20日,由《徐光耀日记》整理委员会和未来作家书院联合主办的“人庆百岁,书贺十年一一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八十周年暨《徐光耀日记》出版十周年学术研讨会”在石家庄举办,来自北京、河北、山西等地的专家学者参加研讨会。
4月11日,由应急管理部宣传教育中心、人民日报出版社、门头沟区教育工委、门头沟区教委联合举办的 “人人讲安全 个个会应急”大国应急科普公益启动暨图书捐赠仪式,在门头沟区妙峰山民族学校举行。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抗战文学经典——萧军《八月的乡村》出版90周年。这部小说是最早描写中国共产党领导武装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作品之一,不仅反映了九一八事变这一重大历史事件,而且记录了抗日英雄杨靖宇领导的东北抗联的前身——磐石游击队成长壮大的历程。
当《跟着作家学写作》系列的三本书走进我的视野时,那些在语文课本中沉睡的经典文本突然被赋予了新的使命。《记人叙事状物》《写景抒情说理》《读书写作记游》恰似三把钥匙,开启了将经典阅读转化为写作能力的魔法之门。它告诉我们:真正的写作教学,不是让学生背诵好词好句,而是教会他们像作家那样观察、思考与行走。
或许正是由于这段经历,何南在创作《微笑的格桑花》时对主人公陈有龙能够倾注全部热情,细腻而真实地讲述了他因何来到玉树,又如何帮助孩子们树立信心、展露才华,带领孩子们克服困难、走向成功。更重要的是,作品通过师生共同创作大型版画《三江之源》这一故事情节,展现了一位美术教师对美术教育内在特质的理解。
在信息如潮的全媒体时代,打造有口皆碑的“爆款”融媒作品,无疑是传媒人梦寐以求的目标。《爆款32计——现象级融媒传播案例背后的巧思》一书,近日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为广大传媒人奉上一部中国新闻奖得主编著的“爆款修炼宝典”。
成长在新中国,我感到十分幸运。是国家的需要,引导和培育我成长,塑造了我的人生,我的内心充满感恩的情怀,感谢伟大的祖国!我虽已84岁,但还会继续努力,为建设科技强国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自己的贡献。
如果我们只是停留于对新要素、新事件、新现象的观察,这样的“新”注定层出不穷。比现象更重要的是本质,比事件更重要的是底层逻辑。因此,我们试图从最优秀的学者观察中,找出那些能帮助读者理清底层逻辑的文章,因为底层逻辑有助于我们研判未来的趋势。
新征程上,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有条件写好“人文经济学”这篇大文章,为民族复兴立根铸魂,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推动中华文明重焕荣光。
北京市房山区作协副主席吴海涛的散文集《西山霁雪》在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了。这本散文集是他书写成长之地雄安、咏赞第二故乡房山对他滋养的最好呈现,心心念念之故土家乡,养我爱我之父母亲人,白洋淀的荷花西山的雪,烟火的人间四季的风物,都是他的情感所系。真诚炽热的家园书写,成就他构建出自己文学上的精神原乡。
近期,由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编著、作家何南进行文学统筹的《黄河文化系列·文物故事》丛书在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丛书以岩画、长城、史前遗址、古城、革命文物、古塔、古建筑、丝路遗产、石窟寺、国宝等十个主题呈现,语言优美、故事生动、设计精美,让陈列在博物馆里的文物、沉寂在宁夏大地上的文化遗产“活”了起来。
书中人物跨越时间、年龄与行业的界限,既有深耕实业的匠心企业家,也有科技创新的领军人物;既有新兴产业的引领者,也有新近接班的创二代。他们虽起点各异、做法不同,却都怀揣着共同的梦想与追求,勇于挑战自我,共同绘就了“四千”精神的生动画卷,深刻诠释了“千辛万苦”的坚韧与执着。该书不仅是时代精神的缩影与奋斗者群像的生动展现,更是从企业家起步的源头寻找奋斗者“活水”的真实写照
人民日报社高级记者陈效卫博士具有丰富的媒体工作经验,他认真观察记录,对新闻报道中常见错误进行归类、分析,提炼出鲜活的洞见。我先是有幸看到陈效卫博士的底稿,并积极帮忙联系过几家出版社。最终,这部著作与人民日报出版社结缘,并以《人民日报记者说:表达如何精准到位》为题正式出版,这是非常值得庆贺的事情,我也由衷地为作者感到高兴。
高富平教授是数据问题理论研究的开拓者。他的《数据经济讲义》一书,围绕数据相关的基本概念和基本问题,聚焦数据内涵、数据价值、数据经济、数据权属、数据市场、数据交易等基本命题,在理论上作了很多前沿创新探索,构建了一套自己的理论体系。认真研读后,引发了我对四个基础问题的思考。
随着时代发展,我们已从营养不足到营养过剩,糖也从“能量之源”变成了代谢性疾病的“罪魁祸首”,导致很多人“谈糖色变”。然而《控糖革命》的作者杰西·安佐斯佩竟然鼓励大家吃自己喜欢的糖。她告诉我们不减少糖的总量、重新调整进食的顺序,就可以平抑血糖波动。
可以肯定,在大都市中我们需要图书馆这样的公共空间加强社会成员之间的真实联系;在文化相对单调的乡村中,我们也需要它在校园之外为青少年提供更加丰富的精神生活。从这个意义上讲,图书馆不仅是获取知识的场所,还促进着社会的融合。
这本科普书浓缩了芯片知识的精华,很好地承担了普及芯片常识、提升大众科学素质的任务。相信读者看完本书后,一定会对芯片的前世今生、芯片的复杂构造形成一个具体的认知,并对芯片设计、制造和封装测试有更生动深入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