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2022年3月,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东方欲晓:中国共产党是如何诞生的》,该书在已有中共创建史研究成果基础上,进行了重新整理、调整,补充了近几十年来中共创建史研究进展。“七一”前夕,本刊记者采访该书作者邵维正将军,并从书中摘录有关中共一大出席者不同人生道路的章节,以飨读者。
暴雨如注、电闪雷鸣,汹涌的洪水漫过道路,眼前是黑压压的模糊世界……这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乐业县新化镇百坭村第一书记、30岁的壮族女干部黄文秀生前传回的最后视频画面。
历史主动精神蕴含着中国共产党人对待历史的态度、思维、方法,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理想、性质、宗旨。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就要深刻理解和把握历史主动精神的内在要求,为走好新的赶考之路增强执政本领,凝聚智慧力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总产量不断迈上新台阶,实现了由“吃不饱”到“吃得饱”并且“吃得好”的历史性转变,成功解决了14亿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为全球粮食安全作出了重大贡献,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
千丈大树总有根,万里江河皆有源。当我们站在两个一百年交汇点的时候,自然会回望百年大党的根和源,以大历史观研究中国共产党创建的来龙去脉,从中感悟党的初心和使命,领会伟大的建党精神,既有理论价值,也有现实意义。
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数据要素:领导干部公开课》一书以“数据要素与数字经济”为主题,聚焦“什么是数据要素”“数据要素与数字经济的发展”“数据要素发展面临的挑战”“数据要素与数字经济的未来”四个专题。
黄土地上的几孔窑洞曾在党史上留下不可磨灭的记忆。1945年夏日的一天,黄炎培走进毛泽东的窑洞,讨论中国共产党如何跳出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率”,毛泽东说:“我们已经找到了新路,我们能跳出这个历史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走群众路线。”这是“窑洞之问”的第一个答案。
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更好用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增长智慧、增进团结、增加信心、增强斗志,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需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守正创新,深入研究阐释党史学习教育中干部群众关注的重大问题,形成更多有分量的研究成果。
《筑路苍穹》是一部有“根”的作品,它的“根”扎在火热的现实生活、丰厚的历史文化和深入的专业思考中。同时,工程建设题材所涉时空较为宏大,对资料转化要求较高,作品在可读性等方面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