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伟大长征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红色基因和精神族谱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滋养,成为鼓舞和激励中国人民不断攻坚克难、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
我国扶贫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与习近平总书记对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所提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密不可分。全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在脱贫攻坚决战中所提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及其内涵,是深刻认识和理解新时代脱贫攻坚精神的关键。
将健全科技伦理治理体制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全球范围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人类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新机遇和新挑战的历史时刻作出的重大部署,对于克服科技领域存在的伦理问题、促进我国科技事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贫困治理问题,出台了多项政策,贫困人口数量显著减少,并将在2020年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做好全面脱贫后的贫困治理工作,对于国家整体战略和公民个人福祉而言都具有重要意义。
这次疫情对就业的冲击和传统的就业冲击是完全不同的,它完全是外在的,和我们过去谈到的自然失业、结构性失业、周期性失业都不太一样。这次情况是从冲击性失业变成结构性失业,这一轮结构性失业使得我们面临经济结构的大调整、大转变,与我们国家的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叠加在了一起。
有效实施民法典,离不开民法理论提供理论指导和学理支撑。在人民日报理论部7月5日组织召开的“加强我国民事法律制度理论研究专家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围绕加快构建我国民法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深入交流研讨,提出了很多精彩观点。今天摘要刊发这些发言,以飨读者。
有效实施民法典,离不开民法理论提供理论指导和学理支撑。在人民日报理论部7月5日组织召开的“加强我国民事法律制度理论研究专家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围绕加快构建我国民法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深入交流研讨,提出了很多精彩观点。今天摘要刊发这些发言,以飨读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治国安邦重在基层,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也在基层”。基层是国家治理的“神经末梢”,直接决定着社会治理的整体效果,关系着党和国家政策目标的实现,影响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水平。
作为乡村社区传统公共文化空间和乡村社会有机组成部分的乡村学校,为何要承担起乡土文化功能?如何承担起保护、传承和发展乡土文化的功能?这是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牢记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紧紧围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历史意义、现实意义和世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