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特别提出,对餐饮、零售、旅游、民航、公路水路铁路运输等特困行业,在今年二季度实施暂缓缴纳养老保险费,并将已实施的阶段性缓缴失业和工伤保险费政策范围,由餐饮、零售、旅游业扩大至上述5个行业。此举对缓解这些行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资金压力,可谓有的放矢。
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表明,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是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的满足。天蓝地绿水净的良好生态环境,关系到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是共同富裕的题中应有之义。
当前,实现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仍面临一系列风险挑战,实现共同富裕最薄弱的环节仍在农村,必须通过深入推进农村重点领域改革,激活各类资源要素。在复杂多变的发展环境下,以发展和安全的稳定性应对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的外部环境。
新时代如何讲好思政课,关键是要创新思政课讲授,把“关键课”和“大道理”讲到学生心坎上,浇花浇根,育人育心,让思政课的“理”自然入脑入心。为此,讲授必须在“真、透、深、活、广、新”上下功夫,在落实落小落细上下功夫,让思政课真正成为滋润学生心灵的种子和坚定信仰的力量。
新时代的“大思政课”,历史方位是新时代,基本性质是思政课,鲜明特色是时空多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的思想旗帜,是思政课的理论指导。因此,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大思政课”的主题。
新发展阶段,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要在坚持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夯实居民收入增长基础上,进一步聚焦重点人群,有针对性地完善相关政策并提高政策实施的精准性,推动更多低收入人群迈入中等收入行列。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新时代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必须以习近平经济思想为根本遵循,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体制机制,持之以恒加以推进,确保党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确保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作为宏观调控和投资引导的重要工具之一,政府债券发挥着稳增长、补短板、调结构的重要作用。未来,应统筹兼顾专项债投资效率提升和风险防控,通过管理发力、目标聚力、改革助力,更好地发挥政府债券的乘数效应。
党领导下的基层协商是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和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的创新举措。准确把握新时代党建引领基层协商治理的内在逻辑和着力重点,对于提高基层治理能力,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价值。
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正在加剧,已经成为当前人类社会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生物多样性损失是一个与气候变化密切关联的全球性挑战,在生物多样性问题上的合作是对全球气候治理的重要推动。全球气候变化需要世界各国通力合作,尤其是大国之间的协调应对。
我国要想在碳中和时代下继续扮演重要角色,提升全球竞争力,必须在零碳技术上加大投入。要重视CCUS技术创新和推广,加强顶层设计,出台和完善财税金融政策与市场化机制,逐步形成符合国情的CCUS产业体系。
2022年高校毕业生总量将达到1076万,就业形势复杂严峻。高校毕业生是党和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他们实现充分、高质量就业关系着亿万家庭福祉,更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社会和谐稳定大局。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生态环境部、商务部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共建“一带一路”绿色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维护全球生态安全的重大举措,对于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共筑崇尚自然、绿色发展生态体系,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指出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健全具有高度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的现代金融体系,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和实体经济多样化的金融需求。
“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的数字化战略被第一次被写进了“十四五”规划中。习近平总书记认为“数字技术正以新理念、新业态、新模式全面融入人类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各领域和全过程,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广泛而深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