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距今8000年左右,渭河流域的先民烧制出了中国北方第一批彩陶。此后,彩陶广泛出现于黄河、辽河、长江等流域的各新石器时代文化中,而黄河上游甘肃地区彩陶最为发达,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彩陶文化。
历时2年筹备,集中了103个故事,涵盖中国画、素描、水彩、油画等多种表现形式的1030幅原作,组成了12月24日在北京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举行的“学习用典——中国优秀经典故事全国连环画作品展”。
余东农民画始于20世纪60年代,画家们把门板当画板,以卧室当创作室,不断借鉴剪纸、刺绣、皮影、木刻等多种民间艺术创作技巧,数十年如一日坚持创作,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散发着浓厚的乡土气息。
中国画作为中国文化特定的承载形式,与中华文化的发展一脉相承。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国画深厚的文化基因、价值源泉,它蕴含丰富的美学思想,其独特个性决定了中国画的审美意向、形式语言和表现方式。
爱新觉罗·启骧,生于1935年,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是清雍正帝第九代孙。在数十年的书法研习和创作中,启骧提出中国书法的最高境界字如人、人如字,人正则字正、字正则书美、书美才能感染启迪人。
12月15日,由中国文化进万家工作委员会主办,中国楹联学会中宣盛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华夏文化书画专家委员会、北京中宣盛世国际书画院承办的文化中国·中国文化进万家优秀传统文化高峰论坛和书画作品品评展在北京举行,来自首都和全国各地的代表300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当地媒体报道,2019年8月至12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西咸新区发掘了一座大型唐代墓葬。出土墓志证实,该墓墓主是唐太平公主第一任驸马薛绍,下葬于神龙二年(公元706年)正月。
伦福儒回顾说,近20年来,良渚的研究进展巨大,现在可以认为,良渚在公元前3000多年就进入了国家社会的阶段。“通过良渚,我认为中国的国家文明提前了1000多年。”
黑龙江大庆,作为中国石油工业的鲜活旗帜,始终吸引着世人的目光。伴随着改革开放和城市建设的推进,富含营养的创业热土吸引了大批绘画才俊齐聚松嫩平原,他们体验大庆生活,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辛勤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