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2023年2月23日,是中国近代史上的杰出爱国者、思想家、政治家、学术大家梁启超诞辰150周年纪念日。在百余年前那个旷世历史大变局中,“烈山泽以辟新局”的他以一生的浮沉为后世留下了警示与思考。品味他与楹联的故事,可以窥斑见豹,领略这位历史名人的风采。
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陈列着一份1933年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简称“中革军委”)颁发的《中国工农红军誓词》,为竖排铅印版,长21.8厘米、宽19.5厘米,毛边纸质,呈灰褐色。
军旗,既是领军的旗帜,也是国家武装力量的象征。从秋收起义打出的第一面军旗到解放军“八一”军旗的冉冉升起,我军军旗迎风招展,见证了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历经硝烟战火,披荆斩棘,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伟大征程。
历史上印度洋对于西方人有着特殊意义,代表着东方的财富以及西方对东方的认知,到达印度寻找财富成为西方人的夙愿,一直持续到近代新航路时期。由于天然的地理阻隔,古希腊罗马社会对印度洋的认识远不及印度洋周边族群,其关于印度洋知识的获取主要有两种方式,即现实的亲历与间接的想象。
1945年7月1日至5日,国民参政会参政员褚辅成、黄炎培等6人赴延安访问。返回重庆后,黄炎培将在延安的所见所感形成书稿《延安归来》。这本薄薄的小册子,记载了毛泽东与黄炎培关于历史周期率的谈话,“窑洞对”成为党史国史上的著名典故。
鄂豫皖苏区创建后,为了确保与革命根据地的紧密联系,在中共中央的直接部署、指挥下,鄂豫皖苏区在周边迅速建立起星罗棋布的秘密交通站、联络点和交通线,并培养出一大批忠诚勇敢、不畏牺牲的交通员,短时期内构建出一张紧密连接党中央和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红色地下交通网络。
在苦难辉煌的浙西南革命史上,曾经有这样一批地下交通员,他们冒着巨大风险为党组织传递情报,机智勇敢地与敌人战斗周旋,有的甚至献出宝贵生命。他们虽然默默无闻,却是革命事业取得最后胜利的“幕后英雄”。
扶眉战役是1949年7月10日至14日,第一野战军在陕西扶风、眉县地区,对国民党军西安绥靖公署胡宗南集团和西北军政长官公署马步芳、马鸿逵集团及陇南兵团进行的一次大规模围歼战。扶眉战役的胜利,是人民解放军在西北解放战场与国民党军决战第一个回合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