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新四军在镇江的抗战历史,不仅是一部可歌可泣的革命斗争史,同样也是一部纪律建设的革命史。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岁月里,在抗日的燎原烽火中,新四军在镇江这片热土上用铁的纪律写就了一部前所未有的红色华章,更留下了许多宝贵的历史经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建立常态化长效化制度机制,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把学党史、用党史作为终身必修课,不断坚定历史自信、增强政治自觉,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更加信心满怀地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6月13日,国家文物局在海南琼海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发布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遗址考古最新成果。2023年5月至2024年6月,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对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遗址开展了3个阶段的深海考古调查,共提取出水陶器、瓷器、原木等文物928件(套)。
历史上,棉花曾与茶叶、咖啡、瓷器共同成为贸易体系中的全球性商品。与其他几类相比,棉织品贸易在更深层次引发了生产与加工环节持续不断的技术革新,进而调动全世界的资本、土地和劳动力。从某种意义而言,棉织品将世界关联乃至整合在一起,是各国间经济与文化交流的重要物证。
“广东人为扒龙舟拼了”“广东人有自己的水上F1”……端午时节,广东各地龙舟赛如火如荼,网友们通过短视频分享各种龙舟“狂飙”的高燃画面,带动相关话题走红网络,也让更多人对赛龙舟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产生了浓厚兴趣。
“文明的繁盛、人类的进步,离不开求同存异、开放包容,离不开文明交流、互学互鉴。”巴基斯坦哈扎拉大学巴基斯坦研究系主任艾沙·阿拉姆日前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全球文明倡议着眼于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人类文明进步,是新时代中国为国际社会提供的重要公共产品之一。
近年来,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取得了诸多可喜成就,积累了宝贵经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勃勃生机。6月8日是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本版今天刊发3篇文章,与读者分享考古工作、非遗保护和典籍研究领域的生动实践。
2023年12月,国家文物局办公室、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办公室联合印发《关于建好红色草原 协同推进革命文物与草原生态保护的通知》,提出不断完善红色草原体系建设、切实加大红色草原保护利用支持力度。近年来,多地充分挖掘草原地区红色资源,助力草原牧区发展振兴。
一本本中医典籍历久弥新,一首首中文歌曲婉转悠扬,一盆盆川派盆景虬曲多姿……因为向往,他们来到中国;因为热爱,他们选择在这里学习、工作、生活,感受中国文化的多彩魅力。越来越多外国友人投身中国文化的研究与传播,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增进人民友谊。
6月10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镇远县,一年一度的赛龙舟活动如期而至。穿城而过的㵲阳河两岸游人如织,热闹非凡。激烈的龙舟比赛、精彩的文化活动和丰富的非遗展演,让各地游客享受一场文化盛宴。
夜幕降临,溪流两岸灯火璀璨。10多艘龙舟前后交错,锣鼓声铿锵有力,桨下溅起朵朵浪花。岸上人潮如涌,观众踮脚张望、欢呼喝彩……端午假期,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江田镇三溪村的龙舟夜渡吸引了不少游客的目光。
走进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龙居镇龙栖湖湿地公园,从黄河大坝远眺,层林葱郁,湖岸蜿蜒,美景尽收眼底。6月7日至8日,“甲辰龙腾 盛世中华”2024年全国龙舟大联动活动沿黄九省(区)暨山东省第十四届全民健身运动会暨山东沿黄九市龙舟赛在龙栖湖湿地公园举行。
2024年6月6日上午10点,应郑州抗美援朝老战士之家创办人、抗美援朝战争口述历史博物馆馆长邀请,罗援将军来到位于黄河北岸的郑州抗美援朝战争口述历史博物馆视察指导红色基因传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