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近年来,西双版纳将优势特色产业之一的香糯小玉米生产基地建设放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位置,集中力量打造无公害、绿色、有机、反季节特色产业、农产品,以及“西双版纳”系列农产品品牌。
记者29日从河北省农业农村厅了解到,河北目前已创建千亩以上中药材示范园396个,2375个种植基地入驻省级中药材质量追溯平台,14个中药材产品注册地理标志登记。
近日发布的《湖北省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十四五”期间,推进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实施建制乡镇双通道工程,全省建制乡镇按三级及以上标准建设乡镇双通道,具备条件的建制乡镇实现双通道联通;实施农村路网提质工程,新改建农村公路5.5万公里,新改建桥梁5万延米。
11月26日,中国农业大学与腾讯公司签订协议,启动“中国农业大学-腾讯为村乡村职业经理人培养计划”(简称“中国农大-腾讯为村乡村CEO培养计划”),旨在培养懂乡村、会经营、为乡村的青年人才,填补欠发达地区乡村人才匮乏的短板,为乡村人才振兴探索实验方案和有效发展路径。
近日,记者从江西省抚州市政府了解到,近年来抚州市紧紧围绕“保供固安全、振兴畅循环”目标,以“一村一品”、农业产业强镇、现代农业产业园、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农产品深加工等项目建设为抓手,着力打造农业全产业链,提升产业增值增效空间。
一条金色巨龙腾云驾雾,似是下一秒就要冲出画壁,直入九霄。继续前行,但见草木青翠、街道整洁,家家房前屋后栽花种草,临街墙壁,则画满各式生动彩绘。这一幕是记者来到河北省廊坊市香河县蒋辛屯镇北李庄村的第一印象。
近年来,“蒜都”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通过深耕大蒜产业,扶持辣椒产业,建设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推动县域特色产业提质量、创品牌、增效益,建立了集种植、物流集散、科研、精深加工等环节深度融合的特色农业产业链。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乘数效应,让农业产业发展价值倍增,有力促进了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繁荣。
近日,记者从财政部获悉,为稳定农户种粮收益,支持现代农业发展,更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2021年,中央财政安排农业保险保费补贴(以下简称保费补贴)资金333.45亿元,较上年增长16.8%。截至目前,相关资金已全部下达。
近日,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官网公示了全国生态环保优质农业投入品首批植保产品和第二批肥料产品生产与应用试点、2021年度全国农产品全程质量控制技术体系(CAQS-GAP)试点生产经营主体名录。
近年来,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把生态立区、绿色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充分发挥山青、水绿、天蓝和农产品绿色健康的优势,通过铸链、补链、强链、延链“四链并举”,实现甘薯产业由小到大、由弱变强,吸金富民,走出一条具有山亭特色的乡村产业振兴之路。
自石龙洞村被确定为恩施州级乡村振兴第二批试点村以来,该村坚持以党建为统领,引导能人回村、企业兴村、科技富村,做强“生态农业”,盘活“乡村旅游”,全面推进特色产业、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乡风文明“四大建设”,激发出乡村振兴新活力。
今年,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福应街道通过成立杨梅专业合作社党支部,引领杨梅产业园建成集现代化操作与管理系统于一体的“智慧大棚”,农民通过手机软件依据土壤水肥及空气温湿度指标进行精准管护,可达到节本增效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