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最是一年春光好,植树添绿正当时。连日来,河南省南召县乔端镇抢抓春季造林绿化的黄金时机,把植树添绿、产业兴旺、人居环境结合起来,动员全镇上下扎实开展村庄绿化美化工作,绘就乡村振兴亮丽底色。
截至去年底,在荆刘村像孙发于一样种植超过10亩、年产值超过10万元的种植大户还有很多。“党的政策好,每年免费为老百姓提供技术指导,让我们更快发家致富。”孙发于说,小小的荸荠使荆刘村成为远近闻名的“荸荠村”、“致富村”。
把养鱼和种菜放在一个大棚里,用循环水养鱼,不用换水而水质无忧;种菜不施肥加土,靠养鱼水中的养分,也能茁壮成长。在武汉汇春名优农产品专业合作社,鱼菜共生、鱼肥菜壮的生态循环农业新模式、新技术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
征远村于2018年全面脱贫摘帽,并逐步形成以柑橘、李子等为重点的产业布局。近年来,村里尤其注重柑橘产业发展,建成生态柑橘种养循环示范基地,引进优质柑橘品种“大雅”“沃柑”2000余亩。
在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科右前旗科尔沁镇柳树川村村民陈晶的大棚内,桃花艳,草莓红。前来赏花拍照、采摘草莓的游客沉醉在田园里,但却没有人会想到,桃花树下、草莓棚内,黑土地中施用了秸秆,不仅提升了油桃和草莓甜度,还可使油桃、草莓提前一周上市。
近年来,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龙市秉承绿色发展理念,依托生态环境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桑黄种植产业,先后投资2.1亿元,建设桑黄菌棚1300栋,摆放菌段400余万段,种植总规模约占全国的75%,年销售收入2.6亿元左右,桑黄种植产业已成为和龙市巩固脱贫成果、助力脱贫群众持续稳定增收、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近日,记者从甘肃省特色农产品产销协会及各专业协会座谈会上了解到,甘肃将把“甘味”品牌建设作为新发展阶段加快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发力点,持续推进以“甘味”品牌为引领、以地方公用品牌为支撑、以企业商标为根本的“甘味”品牌体系建设。
今年辽宁农业立足打造“一圈一带两区”区域发展格局,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围绕“四稳四提”,即粮食生产稳面积提产能、产业发展稳基础提效益、乡村建设稳步伐提质量、农民增收稳势头提后劲,扎实有效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重点工作,确保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
近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公布全国粮食加工环节减损增效典型案例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共推介了小麦适度加工、稻谷适度加工、小麦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和稻谷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4大类24个减损增效典型案例。
记者日前从云南省委组织部获悉:为有效解决过去存在的村干部力量分散、权责不清、待遇偏低等问题,省委组织部、省民政厅、省财政厅联合下发了《关于全面推行村级组织“大岗位制”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日前,在浙江省庆元县淤上乡石坝村的石坝经销社,老板范克林一边说,一边递给村民快递盒。自从有了“邮快合作”,他的小店成了邮政综合便民服务的快递寄存点。村民白天忙没空取,傍晚吃了饭,再来拿快递也不急。
近年来,随着甘肃省天水市电商孵化基地、直播培训基地不断涌现,不少大学生毕业后选择回到家乡;一些外出打拼的“能人”、发展好的“带头人”也都主动返乡参与电商发展。家门口的新兴产业让不少天水新农人走出了一条新的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