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农业科学家就要把根深深扎在泥土里,卢永根一生谨记父亲“身劳苦学”的亲笔家训,一生赤脚耕耘大地、奋战在水稻遗传育种研究第一线。
高考首日,西安市“的哥”王锋利早晨6点多就已经将车停靠在他即将一对一接送的考生家门口,从后备厢取出前一天采购的矿泉水、小药箱、中性笔、橡皮擦等物品。
强时刻不忘初心,把村民当亲人,把群众当朋友,把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当成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
近些年,本报持续关注报道张桂梅的感人故事,“燃灯者”张桂梅的精神感召了越来越多的人。
7月8日,在宿迁中石油昆仑燃气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宿迁公司)的宣传栏,一则果园加气母站加气工徐爱玲雨夜助人的小故事引起员工的围观。
在安徽宣城市受灾严重的旌德县乡镇,一大批女村书记奋战在抗洪救灾一线,为村民筑牢“生命安全线”。
王小权曾说:“此次到老屯乡挂职,对基层有了更深的了解,总想尽全力做些事。”因为看到基层的不易,他将“不含糊”的韧劲,用在了全心为民解忧纾困上。
1991年出生的郭炜剑,大学毕业后放弃在南京做教师的机会,回到家乡宝应工作,先后担任安宜镇三团村、西刘堡村党总支副书记,去年又主动要求去更偏远困难的小官庄镇南场村工作。
在科尔沁左翼后旗甘旗卡镇新营子村,一名长相斯文、穿着朴素的男子正和大家一起忙碌着,他是村民们亲切称为“小林书记”的林万梁。
2018年2月18日,大年初三,重庆市公安局渝北分局交巡警支队石船公路巡逻大队副大队长杨雪峰在纠正一起交通违法行为时,被歹徒持刀行凶造成重伤,经抢救无效壮烈牺牲,年仅41岁。
自愿放弃留城机会,回到梅村,不怕条件简陋,为村民防病治病,54年初心不改,郭光俊就地取材,巧用当地中药材,大幅降低村民看病费用。
她执业15年,为3000多人免费提供法律援助;她深入农村普法,只为追求公平正义;她受辱骂被威胁,却仍如勇士般维护贫弱者的合法权益,她叫保文静,宁夏回族自治区一名普通的公益律师。
2008年黄英杰走马上任,村里有75户贫困户,2017年底全村实现整村退出,十年间,家家住新房、户户通水电,村子的变化翻天覆地。
从武汉雷神山医院回来已经有两个多月,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呼吸科主任、沈阳市第三批援鄂医疗队领队程青说起驰援湖北的经历,依然激动自豪。
2月初,辖区内新街社区出现1例确诊病例,居民中存在恐慌情绪,习惯啃硬骨头的朱国治被安排在社区卡口执勤,由于警力紧张,他每天要负责3到4个卡口,连轴转十余个小时。
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呼吸科大夫,赵江无数次与病魔“交手”,回忆与新冠肺炎疫情作斗争的经历,仍然让他感到惊心动魄。
在安徽省绩溪县荆州乡,许多老百姓相信33岁的纪委书记李夏并未走远,他成了漫山遍野山核桃树中的一棵,与他眷恋的土地融为一体。
行走在一垄垄地里,一片绿色映入眼帘,这让曾是建筑设计师的马啸格外有成就感,海外归国又辞去在大城市的高薪工作后,马啸一头扎进田里,成为一名“新农人”。
从东海之滨到云岭之巅,边慧夏和同事们全心全意带领贫困群众奔小康,帮助落后乡村焕新颜。
云南省临沧市公安局临翔分局禁毒大队的缉毒警察普红冰,从警30年,有24年都在缉毒战线的老警察,从未放弃过让毒品从这个世界上消失的希望。
牛毓茜深知肩上的担子,在救治病人的过程中,每时每刻都在倾其所学想办法——想办法让病人少些痛苦,想办法让病人尽快康复。
凭着一股韧劲,刘印洲磨坏了5双运动鞋,吃了30多包方便面、20多个冷馒头,用一个月时间完成了别人半年才能完成的走访入户。
隆安县銮正育肥牛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隆富康介绍,除带领大家一起发展育肥牛产业,养殖基地还吸纳不少贫困户就近就业,帮助他们稳定增收。
“有活大家干,有钱大家赚。”通过啤特果销售挣着钱后曹辉,最大的心愿就是让村里人都富起来。
走在通往教育家的路上——访北京四中雄安校区校长黄春
要了解实际,就要掌握调查研究这个基本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