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11月5日下午,习近平主席以视频方式出席在武汉举行的《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开幕式并发表致辞时指出:“中国湿地保护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中国将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推进湿地保护事业高质量发展”。
蓝蓝的天空,清澈的河水,不时飞起的白鹭……在浙江省嘉善县魏塘街道长秀村的生态环廊,白天外地游客在此流连忘返,傍晚村民们就会来到这里散步、骑车,欣赏夕阳下的村庄美景。生活环境的改善,也为当地群众带来了越来越多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森林与人类》杂志日前推出10月、11月合刊《中国湿地特辑》,在国内首次从中国行政区划的角度全面盘点中国湿地资源,囊括34个省级行政区,展现中国湿地保护修复成就,讲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故事,得到读者广泛好评。
11月9日,《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全球迁飞区水鸟栖息地保护论坛发布《中国水鸟保护十佳案例》,入选的水鸟分别为青头潜鸭、朱鹮、白鹤、勺嘴鹬、黑脸琵鹭、中华秋沙鸭、中华凤头燕鸥、东方白鹳、斑尾塍鹬、黑颈鹤。
在11月9日举行的《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CEPA湿地教育与保护论坛上,由国家林草局、阿拉善SEE生态协会、红树林基金会共同发起的“湿地教育中心行动计划”正式启动。
记者近日获悉:近年来,浙江省杭州市持续推动钱塘江等流域治理与水生态修复保护,强化流域生态联防共治,强化水源涵养和水质保护,提升“三江两岸”沿线人文景观,逐步实现从“水清”到“水美”。
日前,中国海警局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启动为期两个月的“碧海2022”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专项执法行动,集中整治海洋污染与生态破坏突出问题,有效规范海域海岛开发利用秩序,切实防范化解重大环境风险。
习近平主席特别代表、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8日在此间表示,现阶段,中国控制甲烷排放的关键是夯实基础能力,建立顶层设计,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从工作基础相对较好的领域着手,逐步推进甲烷排放控制工作。
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和“物种基因库”,具有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在维护生物多样性、固碳减排、缓解和预防自然灾害等方面作用显著。然而,受农业活动、气候变化等影响,全球湿地缩减和退化形势严峻,守护湿地亟需各方携手同行。
日前,浙江省出台《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实施意见》,提出将加快完善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市场化运作、可持续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提供制度保障。据悉,这是该省出台的首份推动“两山”转化的纲领性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