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此时此刻,在距地球约400公里的太空中,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已经在轨130天,在这130天的时间里,三名航天员持续在轨开展了各类科学实验工作,取得了多项阶段性成果。
在海拔近4700米的现场,记者看到带着高温蒸汽的热水从地下井口涌出,经过设备分离,高温高压的蒸汽和热水分别从两个管道进入电厂。在这里,机器提取热能用于发电,然后让冷却的尾水通过管道重新返回地下,形成全封闭循环再利用模式。
清明前夕,正是茶叶采摘旺季。在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一处茶园里,一个“采茶小工”移动机械臂,将采摘的茶叶源源不断地送入存储盒中。这个“采茶小工”的研发团队,正是浙江理工大学农业机器人与装备创新团队。
氢负离子导体在氢负离子电池、燃料电池、电化学转化池等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未来有望引领一系列能源技术革新。我国科学家日前通过机械化学方法,在氢化镧晶格中引入大量的缺陷和晶界,开发了首例温和条件下超快氢负离子导体。
该论文的第一作者和共同通讯作者张国庆介绍,数字高程模型(DEM)广泛用于估算全球冰川质量损失。但该方法只能观测到冰川表面和水面,不能揭示发生在冰前湖泊水面以下的冰川质量损失。
电催化氧还原和析氧反应(ORR OER)是水分解,燃料电池,金属空气电池,二氧化碳还原等一系列清洁能源技术的关键反应之一。同时加快氧还原(ORR)和氧析出(OER)反应,是实现高稳定的双功能氧催化是实现可持续能量转化与存储的关键。
然而,大气化学家在最近的数据中惊讶地发现了一个令人不安的信号。他们发现,从2010年到2020年,大气中5种CFC的含量迅速上升。相关研究成果4月3日发表于《自然-地球科学》。
近日,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新型光电功能材料与器件团队研制出一种可作为高灵敏和低检测极限X-射线探测器的新型层状范德华异质结构碘化铋。相关研究发表于国际著名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为该论文第一通讯单位,庄任重为第一作者,张广宇和林生晃为共同通讯作者。
近日,四川农业大学草业科技学院彭燕 李州团队在国际著名期刊The Plant Journal上发表研究论文,揭示了TrFQR1通过调节线粒体电子传递、活性氧稳态和脂质重塑提高冷季型草类植物白三叶耐热性的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