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同心驱疫魔,凝心聚力打硬仗。重症患者转出ICU,百岁老人治愈出院,方舱医院陆续休舱……经过前一段时间夜以继日的艰苦奋战、持续攻坚,上海疫情稳中向好,阳性检出率逐步下降,社区传播风险已得到有效遏制,单日新增病例从2.7万的峰值降到5000例以下,近2 3的感染者已经治愈出院,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效。
核酸异常、复核、阳性、转运、进舱……在上海,不少人经历了这样的过程。很多方舱硬件条件有限,但伙食却是有点“卷”——那么,一份餐食从食材准备到成品进舱,要经历怎样的流程?大江东工作室带大家去史上最大方舱——国家会展中心方舱医院一探究竟。
5月1日,上海的奉贤、金山、青浦、崇明、松江和普陀六个区实现社会面基本清零——在做好“三区“管控同时,开始“有限人员、有限区域、有限活动”。松江有近200万人口,是六个区中最多的,大江东工作室在多个社区体验基本清零之后的变化。
“五一”国际劳动节,对往年的上海来说,是黄金假日,到处都是熙熙攘攘、人流如织。但在新冠疫情防控影响下,而今的上海按下了“暂停”,全城静默刚好满月。但是,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各条战线上,医疗工作者、公安民警、科研工作者仍然在岗位上坚守,用辛勤劳动坚持守“沪”。
年轻的钟鸣,在全国各地打过很多场抗疫硬仗。他是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上海市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成员,更是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临床救治专家组成员。作为最早逆行驰援武汉的上海专家,两年多来,他频频出现在很多重大疫情现场,辗转扬州、莆田、哈尔滨、郑州、吉林等地救治重症患者。
查房、会诊、专家研讨……上海新冠肺炎救治专家组组长、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医生忙得像个陀螺。一早,在华山医院感染科病房,这位“大白”正在一间间查房,和主治医生讨论感染过新冠病毒的重症患者的诊疗方案。
4月24日上午,记者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方舱医院见到这所医院总指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党委书记、上海首批援鄂医疗队领队郑军华。时时关注这家最多容纳1.4万多病人的方舱医院状况的郑军华,在工作间隙接受了大江东工作室专访,虽满面疲惫,仍思路清晰。
一声令下,成千上万的上港集团职工在3月下旬连夜上岗,逆行加入洋山、外高桥、张华浜、罗泾、龙吴等港区,实施闭环管理,坚守工作岗位……一个月来,上海港灯火通明,只为守护航运“大动脉”安全畅通。
凌晨3点,看到手机群中前一天的生活物资陆续送达社区了,中国石油上海振兴加油站经理苏国明终于松了一口气,在加油站的地铺上浅浅睡去。每天连轴转20个小时,连续作战一个月,苏国民和同事们坚守加油站,为周边居民撑起一条保供“专线”。
4月26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方舱医院,大江东工作室再次见到上海集中隔离点医疗救治组组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副院长陈尔真。担任方舱医疗保障指挥的陈尔真,旋风般主持开通了7家方舱医院。可以说,方舱医院对上海这一波疫情防控,对坚持“动态清零”不动摇意味着什么,他是最有发言权的专家之一。
志愿者组成三支队伍:一支180多人的校医队,一支主要是上海中医药大学学生的学生队,均负责普通人群采样;另一支比较特殊,承接的是封控楼筛查,63名志愿者来自有医疗背景的社会人员,很多是民营医疗机构人员。从14日开始出任务,志愿者们已参加了4次社区采样,特别是阳性楼采样组,“他们明知有风险,仍然积极主动,那种昂扬的斗志,让我都受到感染。” 鲍欢说。
作为其中一员,上海市公安局警航队民警李勇刚一开始只是维持核酸检测秩序,后来又拉起了宣传组、劝导组、配送组、上楼组等几支队伍。他点子多、腿脚快,不管白天黑夜随叫随到,居民就送了他一个绰号,叫“无敌小李”。
当父母化身“大白”离家抗疫时,留守在家的孩子又最想对父母说点啥?通过这些令人破防的真心话,不仅能让我们深入了解抗疫工作者的艰辛付出,也能让我们看到孩子们的迅速成长,以及他们对父母的挚爱和对社会的担当。
妈妈烧了一桌好菜,并按照老家的习俗,特意每人煮了一碗面条,接风洗尘。掐指一算,上一次像这样四个人整整齐齐坐在一起吃饭,已是半个月之前。张文宏医生曾说,即使在寒冬,也要心怀希望。我相信,疫情终将散去,车水马龙的城市终将回来。
“在方舱投入工作后,发现完全超出想象,工作内容都是之前没有接触过的,作为点位长助理,我不停协调各部门、各团队之间的各项工作,不断探索高效的方舱工作模式,从一名菜鸟快速进入战斗状态。”正如毛佩红所述,这里没有白天和黑夜,没有下班时间,一直处于紧张高速的工作状态,时刻保持“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紧迫感。
“上一次做管理工作,还是高中的英语课代表,”现在,她肩负起“全楼的希望”。为了给邻居们留下一个稳重的形象,她将微信头像改成一朵盛开的莲花,微信名也改成“一生平安”。
为加强基层力量,松江区委组织部紧急建立应急支援干部库,优先从区级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中选派年轻干部、后备干部及有抗疫经验的55人下沉社区。至今,通过组织选派和街镇居村党组织推荐,全区先后下沉“第二书记”已达379人。
当年轻人自动切换到团购模式时,很多老人只能在家坐等居委保供物资有啥吃啥。笔者父母居住的小区,以平均年龄八十岁以上的高知群体为主,其中大多数不会在手机上点外卖,更别提接龙团购了。而且,矜持的老知识分子,不习惯向外人求助,甚至对自己的子女也不愿开口。他们总是说:“不要给别人添麻烦。”
20多天,52个防疫应急项目, 200万平方米总建设面积,82482张床位。疫情之下,上海建工及旗下20家单位的3万余人次建设者,抢出一座座方舱,筑起上海的“护城河”。
4月18日下午,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所在的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门诊负压手术室和医院手术中心内,3台神经外科手术几乎同时开展。脑血管、脑肿瘤、创伤重症三组专家“全副武装”,在麻醉医生、手术室护士配合下,为封控区转运来的24岁小伙子、72岁孤寡老人和35岁快递员工紧急手术,争分夺秒抢救生命。
眼下的上海,为了抗击新冠疫情,全面转入封控状态已经20来天,一些居民出现了就医配药难题。为此,上海市奉贤区探索出“三辆车”的工作方法,通过跨区“直通车”、区内“送药车”和“送医车”,针对不同需求,切实为群众解决就医购药需求。
截至4月15日,复星基金会已向普陀、长宁、闵行、宝山等区的287个社区驰援防疫和生活物资近55万件。100余名复星志愿者成为对接社区的“项目经理”,负责保证物资送到小区居委会或业委会工作人员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