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古时读书“一卷在手”,现时读书“一屏万卷”。线上读书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是人们获取知识、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即将来临,中国多地开展丰富多彩的线上阅读活动,读者足不出户即可博览群书。
读书是一件雅事,也是一件平常事,在好书之人那里,读书与穿衣吃饭等同,皆是人生不可或缺之务。历史上不同的人读书有不同的特点,有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的洒脱,亦有陶弘景“读书万余卷,一事不知,以为深耻”的谨严。近代的中国学人里,颇不乏读书种子,黄侃就是其中翘楚。
上世纪80年代,我就读师专中文系。那是个文学繁荣的时代,校园的书摊左一个右一堆,朦胧诗、莫言的《红高粱家族》风靡。校园里,常看到来去匆匆的同学腋下夹着本书。中文系的诗社、文学沙龙雨后春笋般生长,校园诗人层出不穷。节省伙食费买本喜欢的书,开心得要死,同桌舔舔嘴皮哀求你:看完第一个借给我啊。
中国古代先贤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孔子、孟子、荀子、董仲舒、韩愈、司马光、朱熹等,皆是发奋读书的典范。韦编三绝、悬梁刺股、囊萤映雪、凿壁偷光等许多流传至今的成语,都与古人勤学苦读有关。古代先贤读书治学的成功之道,不仅在于他们勤奋刻苦,还在于他们善于提炼和总结读书的经验与读书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