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在初夏北京的舞台上,原创话剧《万火关》将戏曲元素转化为话剧舞台的核心要素,让话剧与戏曲实现了一次深度融合,以小舞台、小制作取得了轰动反响,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一次尝试,取得了不俗的现场效果。
17、18世纪的中法关系与同时代中国与其他欧洲国家相比,呈现出独特之处。虽然中法之间没有互派正式的国家使团出使对方,但中国和法国的交往却从一开始就是在两国宫廷和政府高层的高度关注和直接参与下进行的,科学和艺术的交流成为这一时期中法宫廷交往的主旋律。
2024年巴黎奥运会即将到来,以此为背景,本届画廊周北京的公共单元中,艺术家邱志杰将开启“诗歌马拉松”特别项目,向全民征集诗歌作品,用人文关怀致敬马拉松比赛中公平参与、信念坚定、自我超越的精神,探讨体育运动与文化艺术之间的密切联系。
昆曲《牡丹亭》是在法国演出最多的中国传统剧目,中文世界仅有的全译本《追忆似水年华》由江苏的出版社推出,江苏的苏绣多次惊艳法国观众……在中法戏剧交融、文学交往、非遗交流中,江苏地域文化的创新、创造在法国闪烁着熠熠光彩。
石刻艺术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连云港石刻的数量、质量以及规模在全国位居前列。近日,“石呈千载——连云港古代石刻艺术特展”在连云港市博物馆展出,年代自新石器时代至清代,不少石刻、拓片精品令人叹为观止。
李斯特音乐学院副院长费凯德·朱拉告诉我,学院已经与中央音乐学院、浙江音乐学院和上海音乐学院等中国高等音乐学府建立良好合作关系,互派教师交流访问,每年都有中国学生来此学习深造。音乐,这一人类最古老、最具生命活力和最为美丽的语言,已成为中国和匈牙利两国人民增进了解、拉近距离的暖阳,照耀着彼此心底最为温暖的艺术园地。
由法国建筑师保罗·安德鲁设计的国家大剧院,外形浪漫梦幻,宛若水上明珠。2007年底启幕后,国家大剧院便以艺术为纽带,与法国结下不解之缘。10余年来,我们通过文艺演出、艺术展览和国际论坛等多元交流方式,让中国观众在了解法国文化艺术的同时,不断推动两国艺术机构和艺术家交流对话,为中法文化交流架起一座友谊之桥。
日前,中国美术馆策划推出“刘开渠与留法雕塑家作品展”,展出刘开渠、滑田友、王临乙、曾竹韶、熊秉明等20世纪上半叶留法雕塑家的作品140余件,讲述中国现代雕塑与法国艺术的源流脉络。
夜幕降临,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体育馆里座无虚席。“曲艺助力乡村振兴”计划暨曲艺名家新秀“送欢笑”活动在歌舞《习习春风润江淮》中拉开序幕。姜昆、戴志诚、孟影等曲艺名家新秀轮番上场,各展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