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色彩,本是人眼看到的自然现象,是被光照亮的物的颜色。自然科学告诉人们:凡物皆有色,不论是自然的还是人造的。当色彩被社会关注,就被地理、历史、政治、信仰、习俗与文化等因素所化合,成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一部分。
齐白石画山水,并没能让大多数人喜爱。他自己曾经在一册页上题写说,自己画山水,遭受到社会上的诸多非议和贬斥,这让他几乎要绝笔。他也曾经自言,自己年轻时画山水自娱自乐,却引来“万人骂”。
有学者指出,经由通草画我们可以发现,原生态的民俗文化在遭遇异质文化碰撞时表现出了强大生命力。它们也使中国文化产生了世界性影响。对外输出的不仅仅是商品和艺术品,而是延续千年的民族心理与文化范式,更是极具东方神韵的民族艺术。
近日,一位台湾网友总结的“垃圾奏折”在公号走红,几位写折子的大臣都貌似成了专讲废话的缺心眼儿。事实上,这不过是新媒体包装之后有意造成的“误会”和话题罢了,被奏折逗笑之后,有很多知识点可以了解一下。
中国艺术品市场经过改革开放以来40年的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在市场规模、结构与业态不断发展的同时,也面临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与发展的新机遇。总结与分析、反思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发展,非常必要。
在美术史上,中世纪建筑、雕刻、绘画及工艺美术为今天的欧洲各国提供了引以为豪的丰富文化遗产。这些遗产或成为旅行者的胜地,或是博物馆的珍品,是我们研究历史、认识历史的媒介,更成为我们审美与艺术赏鉴的对象。
近日,由势象空间主办的“超然——中国油画名家邀请展”,汇集了徐芒耀、杨飞云、郭润文、冷军、李贵君、朱春林、常磊七位当代颇负盛名的油画家的共40余幅作品,其中大多为近作,反映了中国当代写实油画的近况和油画家们的思考与探索。
他凭着妙笔丹青,把老鹰图画到了极致,把自己画成了“粤画之祖”。这个人,叫林良。他有一件《双鹰图》藏在广东省博物馆5000余件的中国古代绘画当中,相当惹人注目。
楼兰自公元4世纪(有一说是6世纪)消亡以后,留下残垣和荒废的“三间房”遗址、佛塔遗址,沉寂千年之后,终于在19世纪被外国探险家斯文·赫定和中国著名罗布人向导奥尔得克发现,才得以昭示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