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民以食为天,人民群众的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是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的重要物质保证。尤其是当前面对国际局势变动,如何保证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上,已经成为我们必须回答好的问题。
当前,河北省主体麦田从南至北陆续灌浆,该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组织省小麦产业技术体系、省气象科学研究所等相关专家进行科学研判,提出了应对天气变化,加强小麦后期田间管理的技术建议。
近年来,甘肃省甘南州积极发掘资源禀赋,加快推进牦牛乳产业发展步伐,着力打造甘南“中国牦牛乳都”品牌,有效提升了牦牛乳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牦牛乳产业也成为加快地方经济发展、增加群众收入、助力脱贫攻坚的富民产业。
在全省小麦还有20多天就要大面积收获之际,河北召开“三夏”农机化生产工作视频会议,强调各级各地要深刻认识当前形势下做好“三夏”工作、确保夏粮颗粒归仓的极端重要性,针对今年“三夏”机收机播面临的问题,提前作出部署推出举措。
5月16日,湖北省荆门市掇刀区团林铺镇姚庙村陈战斌的油菜地里,收割机正在抢收,15亩地仅用2个小时就收割完毕。眼下,全国最大的高油酸种植基地湖北省荆门市,40万亩高油酸油菜喜获丰收,农民正在抢收。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18亿亩耕地红线要守住,5亿亩盐碱地也要充分开发利用。近些年,位于山东省东营市的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通过生态化利用和种业创新,蹚出科学开发利用盐碱地新路子。昔日盐碱地,变身优质良田。
2022年以来,甘肃省聚焦“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坚持一手抓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一手抓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抓牢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两个环节,抓住产业和就业两个关键,抓细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和易地搬迁集中安置区两个重点,用好省外帮扶和省内帮扶两支力量,推动巩固成果上台阶、乡村振兴见实效。
四五月,正是西南地区盛产桑葚的时节。“哎!这桑泡儿才甜哟!又大颗!”重庆市铜梁区大庙镇三品村,一串串果肉饱满、紫红油亮的桑葚挂满了枝头,三五成群的游客手提篮筐在桑树林中穿梭,时不时丢一颗进嘴里,全然不顾手和嘴也都被染成了紫色。
“我们的黄瓜供不应求,脱贫户仅此一项的年收入就能超过3万元。”江西省上饶市余干县三塘乡三畈村干部李少辉说。初夏时节,在三畈村蔬菜种植基地的大棚里,不少村民正在忙着管护、采收黄瓜。
在山东省齐河县大徐村街道两侧绿化带里,一排排鲜花次第开放。“花儿开了,整个村子就像一个大花园,大伙儿都有一个好心情。”一出家门,村民徐光岱放缓了脚步,感受着身边的新变化。
近日,2022岳阳湘阴樟树港辣椒文化旅游推广周在“辣椒小镇”樟树镇火辣开启,游客徜徉田野之间,尽情感受乡村旅游的自然景观、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目前,湘阴县已规划建成以樟树港辣椒为主的高品质辣椒基地1.5万亩,正在编制“中国鲜椒第一县”发展规划。
山东青岛平度市田庄镇的廉家粮油专业合作社里,负责人李洪元早早便忙开了。前段时间刚下过一场小雨,土壤墒情不错,他打算今天把花生下了种。指挥着一辆满载着地膜的货车缓缓开进合作社,李洪元信心十足:“今年花生产量也不会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