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终于把媳妇娶回家了!”新郎小汤对这场文明简约但又不失浪漫典雅的婚礼仪式非常的满意。自2019年崂山在王哥庄建设沙滩婚礼殿堂以来,这里已经为100对新人举办了文明婚礼,小汤夫妇是第101对。
乡村振兴,规划先行。日前,河南省人民政府令第212号公布,《河南省村庄规划编制和实施规定》将于今年10月1日起施行,旨在全方位规范全省村庄建设,提升乡村宜居宜业水平。
如今在河北平泉市王土房乡,村民足不出村就能享受到投入“零成本”、经营“零风险”、就业“零距离”的帮扶服务,仅编制园艺耙子,村民每天可收入70-100元。早已脱贫的村民王凤玲说:“这一切多亏平泉市职教中心开展的高素质农民培养,把技术课程送到了田间地头、送到家门口,让我们用自己的双手增收致富。”
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用地是瓶颈制约之一。日前,浙江省自然资源厅、省发展改革委与省农业农村厅联合印发意见,提出将通过科学编制国土空间规划、优化农村产业用地布局、拓展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途径等9项措施,切实保障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用地。
十年来,青海坚持共建共管共享原则,正确处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设置草原、森林、湿地生态管护公益岗位,三江源国家公园实现“一户一岗”,14.5万牧民放下牧鞭,吃上“生态饭”,仅此一项人均年收入增加2.16万元。同时,全面落实生态补助政策,去年直补农牧民各类生态补偿资金11.4亿元。
稻谷泛金,沉甸甸的稻穗压着稻秆。连日来,河南省淮滨县、光山县等地的水稻陆续开镰收割。在淮滨县期思镇曹圩村村民任旭昌的稻田里,机器声隆隆,一台台收割机来回穿梭,将沉甸甸的稻穗揽入“怀中”。
2022年绿色高质高效行动项目实施以来,天津市按照早谋划、抓落实的工作理念,坚持以绿色发展新理念为指引,提单产、促转型,聚焦小站稻产业振兴,高效率落实各项工作,多措并举扎实推进小站稻绿色高质高效发展。
近年来,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苏村镇立足沂河岸畔水源充足、土层深厚、土质肥沃实际,借助土地综合整治项目,该村采取“党支部+合作社”模式发展设施农业种植产业,引领群众对老猕猴桃园进行换头嫁接、整体更新等“集约型”新品种种植模式,全镇2600余亩猕猴桃园实现了新式种植模式,比老式亩增15000余元的经济效益。
近日,在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湫山村一处葡萄园,党员志愿者正在帮助种植户采摘葡萄。眼下正值葡萄采摘时节,仙居县积极组织党员干部、选调生成立助农服务队,深入各大葡萄基地,帮助种植户采摘、搬运葡萄,确保果品及时上市。
乘车行走在南召县皇后乡天桥村宽畅通达的柏油路上,微风吹拂,绿荫蔽日,芳香沁脾。放眼望去,村子里房前屋后、道路两旁、山坡沟壑,漫山遍野生长粗壮的辛夷树,绿叶间毛茸茸的辛夷花蕾缀满枝头,辛夷主产区群众称之为“摇钱树”。
秋意渐浓,天气微凉。重庆巫溪县文峰镇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中心里,村民王珍正小心翼翼地剪裁一根根试管苗,把节段移栽至新的培养盒中。“别小看这些试管苗,培育一年多以后,它们就能变成优良种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