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今年31岁的张文良,接触钳工这一工种已有14年。2008年他到沈阳职业技术学院求学,2012年就夺得当年“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冠军。
从业17年来,任晨阳既坚守传统工艺,又注重研发新产品,让传统布鞋赢得了更多人喜爱。
2015年,大学毕业后曾当过工程师、导游的唐诚旺,回到有“南方葡萄沟”美誉的桂林兴安县溶江镇黄毛坝自然村,当起了“新农人”。
对“90后”博士李航来说,南极却像是“世界尽头的家”。从2014年到2020年,他参加了中国第31次、32次和36次南极科学考察,科考累计时间达700天。
自2018年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后,董彩云每天都很忙,她提出加强贫困地区人才和师资培养、为贫困地区规划高校定向招生等30多条建议。
李伯藩,是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宾川县中医院原院长。退休后,他婉拒昆明、大理的高薪邀请,留在滇西小城宾川县,他说,患者离不开他,他也离不开患者。
青海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总工程师潘彤,参加工作30多年来,坚持奋战在青藏高原,进行区带找矿勘查、矿产喷流—沉积作用等领域研究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先进工作者等荣誉。
藏香猪野性大,生活习性和家猪不一样,不适合圈养,张紫贵觉得家乡的土壤气候、地理环境和天然条件很适合养殖藏香猪。
“传统技艺不仅有成熟的技术,更代表了老一辈手艺人积淀下来的文化记忆。”钟立维说,“人在手艺在,传承刻瓷技艺也是传承历史。”
运动员做出的“扫冰”动作便是在高速摩擦冰面,冰点融化后,冰壶与冰面摩擦面积增大,可以细微地改变冰壶的运行速度和轨迹。
带动更多的乡亲一起致富增收,是唐平冬返乡创业的初衷,也是他一直在琢磨的事情。
韩公羽曾参与屠呦呦领衔的“523项目”研制青蒿素,是中国最早一批用化学方法提炼中药有效成分的科学家之一。他把张卫东带进了科学研究中药的世界。
林场“创新之星”“技术先锋”……蒋玉龙收获了沉甸甸的荣誉。如今,已过林场退休年龄的他,又被返聘回到了原来的工作岗位上,继续发光发热。
红色故事传颂不绝,红色基因生生不息,如今,一批批新时代的哈工大人正茁壮成长。
近年来,五甲村的致富带头人张雪峰持续探索错峰葡萄种植产业,带领周边村民把葡萄串起的致富路不断拓宽,越走越有特色。
将显示器件像衣服一样“穿”在身上,人们可能会觉得很科幻。但对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主任彭慧胜教授而言,这个场面正是他的科研方向——高分子纤维器件领域。
王怀军是土生土长的石门人,长期从事农村教育工作,喜欢和农民打交道。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她扎根乡村,时刻牵挂着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民生问题。
从业20多年来,郭锐先后创造了10项行业先进操作法,完成了40多项技术创新成果,获得国家授权专利19项,发表论文24篇。
两年的时间里,杨友刚对潜伏、耐力、记忆等课目逐一进行超强度训练。连续多年,杨友刚参加总队狙击手比武接连取得第一的成绩。
参加工作以来,易仕和带领团队研究的都是这样的技术难题。无论是基础理论还是实验设备,从无到有的突破过程中,都凝结着团队成员们创新的智慧。
7月中旬,短道速滑国家训练营开启,任子威又回到了他熟悉的冰场。在今年2月举行的北京冬奥会上,他收获了两枚金牌。如今,展望2026年米兰冬奥会,他全力奔向下一个目标。
56岁的吴水根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银饰锻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8岁起便跟随父亲学习银饰制作。这门手艺传到吴水根手里时,已是第八代了。
从教三十五载,平志伟坚守军事教育战位,在作战理论研究领域深耕细作,坚持围绕实战搞研究,为军事理论研究和军队人才培养贡献智慧和汗水。
“患者把生命托付给我们,哪怕只有一线希望,也要尽全力救治。”周飞虎说。
走在通往教育家的路上——访北京四中雄安校区校长黄春
精神谱系研究与传播 | “把英雄精神代代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