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今年43岁的盖立亚,是辽宁沈阳机床集团优尼斯智能装备公司数控车床产品线经理,由于专业技能高强,她被同事们赞为“硬核美女”。
孔建伟力求把每一条焊缝都焊到极致,因此成为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之一,被称为“工人院士”。精湛的焊接绝活,让孔建伟多次成为解决焊接难题的关键人物。
95岁高龄,在新中国即将迎来70华诞之时,他又一次挺直脊梁,向祖国和人民致以崇高军礼,他就是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来凤县有着71年党龄的老兵张富清。
孙春义是年轻的“85后”副教授,是多孔金属氧簇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其性能研究领域的中坚人才,她以“多孔材料”为矛,向着打赢这场环境之战而不断努力着。
2017年8月,46岁的茅台集团企业文化处副处长吴华欣然受命,来到道真担任扶贫工作队副队长、挂任县人民政府副县长,短短两年间他在道真这个边远小城却办成了不少事。
他的科技创新成果有20余项,获得国家专利41项;他的创新成果应用于生产实践,累积综合创效4000多万元……他就是史纯清。
张霞是袁隆平院士青岛海水稻团队的主力队员。2017年10月,35岁的博士张霞作为土壤改良的专家,进入了袁隆平院士的青岛海水稻团队,参与盐碱地稻作改良。
近半年来,西安交通大学特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牛刚带领的课题组迎来“大丰收”。媒体纷纷用“后摩尔时代的探索者”来称呼他。
1978年,朱定真如愿拿到了南京气象学院的录取通知书,从此气象成了他生命的主旋律。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王魁元,在西北工业大学第三六五所飞机装配车间已经工作了近30个年头,参与并见证了我国无人机事业的发展与腾飞。
说到安徽桥梁近30年发展史,不能不提到一个人——安徽省交控集团总工程师、省劳模、著名桥梁专家胡可。从事桥梁工作30年来,由他参与设计建造的桥梁多达40多座。
一批又一批有志青年满怀热情投身祖国的教育事业,在奋斗中实现着自己的人生理想,成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生力军。
自1865年起,大批华工赴美修路,华工们用生命铺就了太平洋铁路。2014年5月,美国劳工部正式将美国铁路华工载入荣誉榜,华工群体获得迟来的尊严与敬意。
外墙斑驳的旧瓦房散落在大山深处,毫不起眼。但这里曾有一个绝密的代号—— "902 ",更连结着许多耳熟能详的名字:王淦昌、邓稼先、陈能宽、郭永怀……
把模具精度控制在1微米,正是江苏无锡微研股份公司高级技师陈亮的拿手绝活。参加工作17年,陈亮从学徒工蜕变为省级技能大师。
张志潜心钻研维修电工专业,并一举夺得湖南省“十行状元、百优工匠”竞赛电工状元,获得“湖南省技术能手”“湖南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
她是我省首位获得中国建筑学会青年建筑师奖的设计师,更是首位获得河北省建筑设计大师称号的女性设计师,她就是曹胜昔。4月29日,她被授予河北省特等劳动模范称号。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黄金娟躬耕30余载,成功研制了世界上首条电能表自动化检定流水线,实现了电能计量自动化检定从无到有的突破。
在最近这段日子里,长征五号总装测试工作总装测试车间副主任崔蕴的神经一直紧绷着,十余次总检查,上万个传感器,数万个多媒体影像数据,几十万个零部件……
1991年,30岁出头的朱国萍到虹储小区从事社区工作,从此“只有上班时间,没有下班时间”。她向全社区居民公开电话号码,24小时开机,从未换号。
86岁的治沙专家、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刘铭庭坐在家里阳台的摇椅上,回忆起60年前他与红柳结缘的那一天,仍清楚地记得每个细节。
今年33岁的姚武江是阳煤集团一矿机电工区井下机电队的一名技术员,他2010年参加工作,从一名稚嫩的学生成长为企业骨干,从一名普通工人成长为人人称道的机电技能大师。
2013年博士后出站的温静走上北师大的讲台,成为一名思政课教师。当下的大学生视野开阔、思维活跃,如何让他们愿意走进思政课课堂是温静一直的思考。
在考古界潜心研究,“寂静”了几十年的马萧林“一不小心”蹿红,作为河南博物院的“看门人”,他一时还没有适应文化“网红”这一身份。
一图读懂新时代教育强国建设成就
从“恐龙去哪儿了”到“我们往何处去”——探秘国家自然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