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让科技更好赋能“老有所养”,离不开政策引导,也需要产业支撑。当越来越多政策保驾护航,当越来越多主体投入其中,智慧养老定将不断提升服务多样性、精准度、可及性,赢得越来越多称赞,让养老变“享老”的温暖图景加速照进现实。
嘎拉村的美好生活,是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的缩影,更是党领导人民治藏稳藏兴藏的写照。一双双紧紧相牵的手,传递着交融汇聚的暖流。桃花花开五瓣,瓣瓣同心。坚定不移跟党走,民族团结进步之花将绽放得更加绚烂!
从16岁种下信仰的种子,到92岁庄严宣誓入党,游本昌用76年圆了梦。扮演每个角色,都毫无保留、全力以赴;用文艺反映人民心声,始终觉得自己做得“还不够”。从一位鲐背之年老人的选择与行动中,我们看到了真诚的艺心、不变的初心。
如今,在快递员、网约配送员、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中,越来越多的人提交入党申请书。但是,他们“人在云端、车轮不停”,让传统的会议室党课、固定的组织生活模式显得“水土不服”。怎么办?关键要把“暖人心”落细落实。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寄托着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梦想的事业中,处处可见青年人的身影。在新时代青年身上,看得到理想,见得到坚守,更感受得到伟大时代的脉搏。竞展风流、尽显风采,青春风貌,奋斗以成。
前不久,全球首场人形机器人“格斗赛”在浙江杭州举行。此前,有人形机器人上春晚“扭秧歌”,全球首次“人机共跑”半程马拉松完赛。一场场科技盛宴,展示了中国机器人科技的最新突破。应该如何看待当下的人形机器人“热”?
这么危险的工作,打算干到什么时候?世间的凶险之路,总得有人去走,只要穿着这身警服,只要毒品还没绝迹,就要勇毅前行。今天是国际禁毒日,我想说出我的梦想,就是终有一日天下无毒、岁月静好、山河安澜。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必须时刻防范“四风”问题隐形变异、反弹回潮。本期大家谈,我们选刊3篇来稿,聚焦隐形变异问题,与读者一起探讨如何持续深化纠治“四风”。
“苏超”的火爆,是活力中国、乡土中国的生动注脚。它证明,接地气的文化有感染力,真诚的参与有凝聚力,转化流量的巧思有生产力。期待各地敞怀相迎,以更新颖的文旅产品、更动人的家乡故事,从群众的“乐子”里蹚出发展的“路子”,让现象级成功从偶然走向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