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湿地保护法》将于6月1日起正式实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将持续加强湿地保护和修复,力争到“十四五”末,我国湿地保护率提高到55%,恢复湿地100万亩,营造红树林13.57万亩,修复红树林14.62万亩。
5月27日,国家林草局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对近日社会关注较高的“10年植树700亿棵”的中国行动目标进行详细解读,中国将在2021—2030年的10年间种植、保护和恢复700亿棵树。
记者从重庆市生态环境局获悉:近日,《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生态共建环境共保2022年工作要点》印发。今年,川渝将共同完成推进绿色转型、共治跨界污染等6方面32项重点任务,持续深化生态共建环境共保。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旨在锚定到2030年我国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的目标,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拉鲁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北郊,对改善拉萨市的生态环境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当地不断加大保护力度,通过科学规划和有效管理,让拉鲁湿地独特的高寒湿地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得到较好保护。
近年来,河南省方城县发展特色经济林和花卉苗木近2万亩,打造了集森林康养、林果采摘、观光旅游于一体的特色村庄30个,相关从业商户和企业80多家,实现产值近亿元,带动上万名从业人员脱贫致富。
开展科学绿化的基础是科学合理安排造林绿化用地。《关于科学绿化的指导意见》指出,要根据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数据和国土空间规划,综合考虑土地利用结构、土地适宜性等因素,科学划定绿化用地,实行精准化管理。
近年来,地处洞庭湖腹地的湖南省沅江市林业部门在城市绿化建设中注重创新和实效,利用植物景观凸显地域特色。特别是在乡土植物利用上,当地根据植物的生态习性,采用乔木、灌木、地被植物相结合突出层次感,植物品种丰富多样,实现了对原生态的保留。
进入5月以来,在云南昆明和四川攀枝花、西昌等城市街头,烂漫盛开的蓝花楹进入最佳赏花期。层层叠叠的蓝紫色花朵花团锦簇、如梦如幻,为西南地区的城市增添了梦幻般的迷人盛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