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近年来,河北省秦皇岛市持续推进美丽海湾建设。2021年底出台的《秦皇岛市美丽海湾保护与建设方案》将全市海域划分为秦皇岛北部湾、秦皇岛港湾、秦皇岛湾、滦河口4个海湾(湾区)单元,开展“一湾一策”差异化治理,规划实施工业污染源治理、入海河流污染治理、海洋环境保障等“十大整治工程”,推动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互促共赢。
近日,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印发《中国式现代化河北绿色智能低碳建筑场景行动方案》,提出提升建筑绿色低碳发展水平,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等工作的多年度任务目标,全面实现建筑绿色智能低碳发展场景。
记者从吉林省林草工作会议上获悉:过去五年,吉林省累计完成林草生态修复1069.7万亩,森林覆盖率由44.3%提高到45.2%,森林蓄积量由10.27亿立方米提高到10.86亿立方米。
为保护好珍贵的高寒湿地和青藏高原独特的生态景观,青海构建湿地分级保护管理体系,严格湿地资源监管体系,推进湿地保护修复体系,完善湿地监测评价体系,持续推进湿地保护修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
近年来,沭阳县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良好成效。同时,当地着力发展生态旅游,充分挖掘“花乡沭阳”特色资源,结合原生态自然景观和新农村建设,打造花香树绿、乡村田园等景观,建设沭阳生态旅游示范区,发展“美丽经济”,助力增收致富。
2023年贵州省林业工作会议日前召开,贵州2022年完成营造林275万亩,石漠化综合治理725平方公里,草原生态修复34.5万亩,国储林面积185万亩、国储林项目融资放款162亿元,林下经济经营面积2960万亩,林业产业总产值突破4000亿元。
近日,《广东省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发布,明确提出推进南岭国家公园建设,争取设立丹霞山国家公园,同时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推进华南国家植物园建设。
重庆市梁平区,地处都梁山脚下,窝子溪如一条玉带穿城而过。虽时值冬季,窝子溪滨河公园依旧绿树环绕,郁郁葱葱。“看到绿色,看到水,我的心情就会舒畅。”附近居民毛国军笑道,他几乎每天早晚都会来公园散步,活动筋骨。
山西省生态环境厅近日发布《黄河流域(山西)水生态环境建设规划(2022—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到2025年,汾河流域优良水体比例达到100%。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近日印发通知,决定开展城市公园绿地开放共享试点工作。在公园草坪、林下空间以及空闲地等区域划定开放共享区域,完善配套服务设施,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搭建帐篷、运动健身、休闲游憩等亲近自然的户外活动需求。试点为期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