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日前,由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牵头,会同有关部门,围绕整治提升村容村貌、全面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持续推进“厕所革命”、加快推进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重点任务,以及组织保障、资金投入、实施方案制定等情况,对第一批15个省(区、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开展了督导。
生长于同一颗星球、呼吸着同一片空气。“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中国正通过绿色“一带一路”建设,与沿线国家一道守护绿水青山,为造福人类共有家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懈努力。
8月的鄱阳湖,烟波浩渺。在鄱阳湖余干县康山水域,江豚不时跃出湖面。近年来,鄱阳湖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作为鄱阳湖生物多样性状况重要指示性物种的江豚,种群数量稳中有升,目前约450头,占长江流域江豚数量近一半。
眼下正是小香葱的收割季,63岁的山西省右玉县贫困户武志英每天都会按时来小香葱种植基地上班,在家门口打工,每天收入100多块钱。武志英说:“我们一年打工三四个月能挣10000多块钱,我们的日子越过越好。”
废品回收站是保障废旧物品实现资源化循环利用的重要环节,应该属于鼓励发展的绿色环保产业。然而,近日笔者在基层调研发现,在“散乱污”企业(作坊)专项整治中,不少地区竟简单地将废品回收站划入“散乱污”整治范围,进行全面清理。这导致废品回收站数量急剧萎缩,个别镇甚至连一家废品回收站也不保留。
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官网近日报道,NASA资助的一项新研究发现,北极永久冻土带消融及由此造成的温室气体释放,可能会因一个鲜为人知的突然解冻过程而加速。这种突然解冻可能发生在被称为热岩溶湖的北极湖之下。
美丽的青藏高原令人向往。最近国务院发布的《青藏高原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白皮书称,青藏高原地区仍是地球上最洁净的地区之一。但守护这片净土需要人们的爱心、智慧和付出。生活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的人们正探索着保护高原生态的有效办法。
近年来,河北省深州市的桃农李宗权将废弃桃木精雕细琢,制成精美的工艺品,让桃木身价增长数十倍,还注册了“御桃轩”品牌,受到游客和收藏爱好者青睐。目前已带动周边50多户村民发展桃木加工产业,走出了一条特色增收富民路。
近日,受台风“贝碧嘉”影响,珠海连降暴雨,使得广州市出现近20处内涝;同样去年8月底至9月初,半月内台风“天鸽”“帕卡”和“玛娃”三连拍,连续的强降雨让珠海大部分地区和路段遭遇水浸,但地势较低的横琴,在多次台风过后都没有出现大面积内涝和水浸,哗啦啦的雨水汇聚成流,很快就消失不见了。
“库布其沙漠30年的治理是一个奇迹。”联合国副秘书长兼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埃里克·索尔海姆表示,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正在为越来越多的国家创造共同发展的新机遇。沿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步伐,帮助更多国家防治荒漠化、以治沙带动致富,世界期待着库布其模式做出更大贡献。
“到2020年,打造300个省级试点,建成一批地域文化鲜明、建筑风格多样、田园风光优美的美丽村居,形成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多样化的经验模式;胶东、鲁中、鲁西南、鲁西北4大风貌区和10条风貌带初步形成。”
传统粗放的水产养殖模式中,大量饲料、渔药(违禁渔药和化学制剂)的使用及鱼类排泄物破坏了水环境,增加了农业面源污染,渔业养殖亟待转型升级。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通过推广“跑道养鱼”模式,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
为了再现绿水青山,建设美丽中国,自然资源部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大力推进生态保护与修复这项重大工程,正在告别治山、治水、护田各自为战的“单打一”,走向山上山下、地上地下、陆地海洋以及流域上下游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的“综合治”。
记者近日从青海省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二期工程现场观摩会上了解到,截至目前,三江源二期工程已累计下达投资97.11亿元,占规划总投资的60.5%,累计完成投资95.48亿元。
前不久,袁隆平院士团队在迪拜当地热带沙漠开展的水稻实验种植取得成功。这曾经是一项不太可能的任务,当地不但常有沙尘暴,昼夜温差大,而且地下7.5米就是海水。人们还记得,2017年9月28日,袁隆平领导的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取得重大技术突破,测产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