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2020年6月5日是第49个“世界环境日”,湖北省鹤峰县燕子镇当天举行了系列环保宣传活动,29个村1个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志愿服务队伍通过垃圾分类、定向宣传、环境卫生评比等方式整治人居环境,进一步提高村(居)民环保意识,建设美丽家园。
日前,四川省植物工程研究院、四川农业大学、四姑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联合进行“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及“《四姑娘山野生药用植物》编研”外业调查时,在四姑娘山自然保护区发现一处国家一级濒危珍稀保护植物--独叶草。
2016年,浙江湖州市长兴县启动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逐步推动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全县域覆盖、全流程管控”。截至目前,全县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率、资源化利用率、无害化处理率均达到100%。
6月4日,艳阳高照,热浪滚滾。湖北蕲春县生态环境分局机关20名干部职工,身着统一服装,骑行至该县横车镇长石村,把400多个无纺环保布袋及相关环保宣传资料送进该村百姓家。
6月2日,青海省生态环境厅发布《2019年青海省生态环境状况公报》称,青海省三江源地区境内的长江、黄河、澜沧江干流流域水质优良,植被覆盖度呈增长趋势,全省生态环境状况总体保持稳定。
近年来,河北省邯郸市肥乡区在充分利用废弃坑塘原有地貌的基础上,通过实施水系连通、微地形处理、艺术景观植入等措施,在废弃坑塘原址上建起了具有生态、景观与调蓄功能的公园,成为市民和游客休闲游玩的好去处。
在浙江省湖州市的吴兴西塞山旅游度假区,一座座洞穴小屋背倚青山、面朝竹海,富有自然情趣……日前,野界国际度假营地项目正在加速建设,目前主体建筑已完工,整修装饰、绿化种植、道路提升等工程正在进行。
青海省生态环境厅2日发布的《2019年青海省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19年,青海省地表水整体水质稳中向好,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保持稳定,长江干流、黄河干流、澜沧江干流等61个水质监测断面中,有60个的水质达到水环境功能目标,达标率为98.4%。
良好生态环境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体现。近年来,中国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关键进展,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生态环境总体改善。中国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将坚定不移贯彻绿色发展理念,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非洲大蜗牛、美国白蛾、德国小蠊、牛蛙、福寿螺、小龙虾......近年来,这些外来入侵物种渐渐进入大众视野。6月2日,生态环境部发布《2019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公报显示,我国已发现660多种外来入侵物种。
日前,生态环境部组织开展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十大典型案例”评选揭晓。入选的十个典型案例,涉及非法倾倒、超标排放、交通事故与安全事故次生环境事件等多种情形,为探索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体制机制提供了实践借鉴。
近年来,自然教育方兴未艾,一些组织和个人致力于帮助人们走进自然、了解自然。栩栩如生的手绘自然笔记、在田野里上的自然课、探索乡土动植物的自然之旅……丰富的自然教育活动,正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欢迎。
6月1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通过视频方式召开党组扩大会。会议提出,要紧紧围绕西部大开发等国家重大战略,突出抓好长江、秦岭、黄河等重点区域生态系统保护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