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几天来,围绕“创新: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这一主题,包括诺贝尔奖、菲尔兹奖、图灵奖获得者在内的顶级科学家发表演讲。其间,论坛还发布研究报告、标准规范、榜单、指数、倡议等近100项成果,促成309个项目签约,签约金额约673.17亿元。论坛会议、技术交易、成果发布、前沿大赛以及配套活动圆满完成,取得一批重要成果。
今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周年。作为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的平行论坛之一,以“共建创新共同体,赋能美好京津冀”为主题的京津冀协同创新与高质量发展论坛,成为关注的热点。与会者围绕三地协同创新这一话题深入交流,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积蓄创新势能。
推出311项“川渝通办”事项,涵盖就业、社保等群众身边事;实时监测到站旅客数量,采取地铁延时收车等措施……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唱好新时代西部“双城记”,智慧城市在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数字重庆”到“智慧蓉城”,“双城记”的“智慧”含量越来越高,“数字+”成为连接双城的一座桥,也成为感受城市活力的一扇窗。
碳离子治疗系统的核心——医用重离子加速器,脱胎于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建造的大科学装置——兰州重离子研究装置。从基础研究走向临床应用,由科研重器变身医疗器械,碳离子治疗系统凝聚了科研人员30多年的心血,打破了大型高端放疗市场被国外产品垄断的局面。
目前用于连接周围神经(连接大脑和脊髓的43对运动和感觉神经)的工具相当笨重,造成神经损伤的风险很高。研究团队开发的神经束环非常灵敏,可以连接或包裹脆弱的神经纤维,且不会造成任何损害。
通过一次次真型变压器放电实验,研究人员不断丰富数据,借助幅值、相位、频率、增长率、持续时间、声电联动、定位等参数建立起精确预测模型,逐步摸清变压器故障的特征规律。
此次论坛“以科技设施谋开放,以开放共享促合作”为主题,与会专家介绍了国内外科研基础设施开放共享的丰富实践经验和典型成果案例,还分享了对全球开放科学可持续发展未来趋势的思考与展望。
此外,该工程还大规模运用智能施工机器人,相较传统人工方式,工作效率提升了两倍。同时,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自主研发了对称单极直流控保、±200千伏换流变等9项创新成果。
这是我国液体动力发展史上推力最大、系统最复杂的一次发动机点火试验,也是首次大推力液氧煤油发动机四机并联点火试验。试验对四机并联方案进行了“全面体检”,为今年新型火箭首飞奠定了动力基础。
入冬前,与管网联通的18座储气库实现注气153亿立方米,完成率达107%;采暖季,累计输气量突破110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8%以上;寒潮期,日最高输气量10.2亿立方米,较历史极值高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