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最新研究负责人之一扎克·史蒂文森表示,虽然科学家此前已经为细菌和酵母等单细胞生物开发了大规模基因编辑技术,但这是首次在动物身上实现这种大规模基因编辑,该技术最终有望被应用于其它实验动物,如苍蝇或老鼠。
用望远镜探测来自太空的可见光、伽马射线或X射线辐射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宇宙尘埃云和热等离子体吸收了辐射。只有中微子才能从地狱般的黑洞边缘中“逃离”。这些中微子不带电荷,几乎没有质量。这使得它们很难被检测到,因此也被称为“幽灵粒子”。
稻瘟病是水稻最严重的病害之一。植物多种病害如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小麦赤霉病及玉米叶斑病等的发生和流行都需要高湿环境。因此,解析湿度调控病原菌致病力和作物免疫反应的机理对作物病害的防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从裸子植物到被子植物,是植物演化史上非常重要的“一跃”。现今世界范围内的被子植物大约有30万种,占植物界种类的绝大多数,它们为人类提供了大部分食物以及用于建筑、造纸、纺织、油料等的原料。
依托现有核科技工业体系,凝聚核工程领域具有专业经验和技术基础的相关研究单位和企业,逐步搭建聚变能的技术开发体系和工业体系,集中力量开展核聚变工程和技术攻关,再经过三十年左右的时间,也就是到2050年左右,人类将能利用核聚变能源。
当太阳能电池吸收光时,它们将其能量转移到材料中带负电荷的电子上。这些电荷载流子被释放并产生穿过光伏的电流。太空中的辐射会使太阳能电池材料中的原子移位,缩短载流子的寿命,从而造成损害并降低效率。让光伏变得更薄将延长它们的寿命,因为电荷载流子在寿命期限内传输的路径更短。
低碳已成为产业转型发展的核心命题。这几天,在第五届进博会上,记者见到许多深耕中国几十年的“老朋友”,为驱动全方位绿色转型,早日实现“双碳”目标,立足各自行业解锁新技能。
中国空间站以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为基本构型,舱内活动空间超过110立方米,配置2个航天员出舱舱口和1个货物气闸舱,并提供6个睡眠区和2个卫生区,可实现长期3人、短期6人驻留。
国家航天局作为主办单位之一,设立“新时代的中国航天”独立展台。展台包括“点亮梦想”“奋进征程”“开放合作”三个部分,通过实物、模型、宣传片、互动体验设施等,展示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历程,展现航天科技应用成效和开放合作案例。
1994年北斗一号系统立项伊始,一代代北斗人接续奋斗、奋勇攻关,北斗系统一步步发展,从双星定位到全球组网,从覆盖亚太到服务全球,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卫星导航系统建设道路,培育了“自主创新、开放融合、万众一心、追求卓越”的新时代北斗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