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西安交通大学材料学院李平副教授与淮阴工学院荀威博士等人近日提出一种机制,通过二维双层材料的层间滑移实现对磁性、铁电和谷极化的操纵,为自旋电子器件的发展带来新的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纳米快报》。
西安交通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李强副教授等人通过剥离-自组装小尺寸单晶hBN纳米片制备2英寸晶圆级连续hBN薄膜,并进行了光电探测器的制备与器件工作机制的研究,近日该研究成果发表在《先进功能材料》上。
近日,《自然—遗传》在线发表了中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教授韩振海团队联合国内外科学家完成的最新成果。他们成功挖掘了苹果砧木致矮的关键遗传密码,揭开了苹果矮化的神秘面纱。
研究通过分析雾霾事件和临近的非雾霾时期PM2.5样品中的元素碳、有机碳、左旋葡聚糖、稳定碳同位素和放射性碳同位素,并结合拉丁超立方体抽样技术研究了源解析结果的不确定性。
团队证明,等离子体激活带有RON的水凝胶敷料会使凝胶功能更强。研究人员表示,除了杀死导致伤口感染的常见细菌(大肠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外,还有助于触发人体的免疫系统,帮助抵抗感染。
阿德莱德大学团队研究了硫还原反应(SRR),这是控制锂电池充放电速率的关键过程。他们对SRR过程中各种碳基过渡金属电催化剂,包括铁、钴、镍、铜、锌等开展了深入分析。
近年来,随着我国新能源发电规模持续快速增长,新型储能进入大规模发展期。“十四五”以来,新增新型储能装机直接推动经济投资超过1000亿元,有力支撑能源电力发展,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新动能。
研究团队发现,水 b-TiO2(210)界面对于H2O2的高选择性,是由于该表面的局部鱼骨形原子结构调控了弱界面氢键相互作用,并在近吸附水层形成了局部低水密度微环境。
当植物受到病原菌的侵害时,能够在根际周围召集一批有益的微生物,形成一层保护性的“屏障”。这不仅有助于植物抵抗病害,还能促进其生长。该现象被称为“呼救”反应。然而,如何在不引起植物发病的情况下触发“呼救”反应,该反应的具体工作机制是怎样的,一直是困扰科学家们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