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46年来,改革开放开启了一场中国与世界的“双向奔赴”。世界为中国带来发展机遇,中国也迅速成为世界繁荣的引擎。2024年12月20日,《环球人物》杂志社在人民日报社国际报告厅举行“双向奔赴,共同成就——新时代的中国改革开放”对话会,邀请中外嘉宾,共同探讨中国与世界如何在新时代继续携手共进。
“2023年中国经济增长5.2%,2024年预计全年经济将增长5%左右。这些数字说明,中国的经济增长稳中向好,许多跨国企业对于在中国的发展前景信心坚定。”日前,麦肯锡中国区主席倪以理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从科技创新引领作用、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中国企业国际化发展趋势等角度分析,表示长期看好中国经济发展前景。
不久前,日本纪录片导演竹内亮的新版纪录片《再会长江》在日本二次上映,这是继2024年4月这部纪录片在日本上映后的再次上映,反映了日本民众对于了解中国的呼声。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竹内亮表示:“我希望通过我的作品向日本社会介绍真实的中国,带动更多人认识中国、前往中国。”
近年来,充分开发生物经济潜力成为巴西推动经济绿色转型的重要举措之一。巴西媒体预计,到2050年亚马孙地区生物经济市场规模可达81亿美元。2024年6月,巴西正式颁布国家生物经济战略,鼓励相关领域创新和技术进步,以促进产业多元化,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根据该战略,巴西政府将成立巴西国家生物经济委员会,并为科研人员、社区组织等生物经济参与者提供资金支持。
1月2日,中国担任上海合作组织2024—2025年轮值主席国徽标发布。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当天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进入2025年,中国担任上海合作组织轮值主席国工作加速推进。
下午时分,老挝北部边境城市磨丁,一列满载橡胶、木薯等货物的中老铁路货运班列从这里出关,通过连接老挝和中国的跨境隧道——友谊隧道,驶向中国。几十辆装满货物的卡车停靠在公路口岸,排队等候通关。“《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与老中铁路通车只相差1个月,磨丁见证了物流畅通和通关便利化给区域贸易带来的变化。”磨丁海关副关长通·帕纳提对本报记者表示。
近年来,全球不少城市都提出了“15分钟城市”的规划愿景,目标是让城市居民在步行或骑车可及的范围内,满足衣食住行和娱乐等大部分日常所需服务。荷兰、法国和新加坡等国家采取打造“城市枢纽”、推进“社会住房”项目、建设“邻里中心”等举措,打造更加便利的市民生活圈,优化城市服务水平。
近年来,德国不断推进能源转型和低碳经济发展,创造了更多绿色就业岗位。根据德国联邦政府发布的数据,德国目前大约有35万人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工作。德国纽伦堡就业研究所预测,从2025年起,每年需要增加约40万名绿色职业从业者。绿色人才的增加,为德国绿色经济发展注入动力。
2024年前9个月,旅游业创造的外汇收入为74.44亿美元,比2023年同期增长14%。“这些数字显示出哥伦比亚旅游业正在快速增长,是拉丁美洲最富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之一,哥政府将加速推动旅游业发展。”哥伦比亚贸易、工业和旅游部部长卡洛斯·雷耶斯表示。
作为非洲第一个跨海铁路系统,轻轨蓝线项目连接了维多利亚岛和拉各斯主岛,施工过程中需要面对潮汐波动、油轮频繁进出港、海底地质条件复杂等难题。中方项目团队为此加强施工方法攻关并优化施工技术方案,配合使用旋挖钻和西非最大孔径冲击钻,结合水下定向微爆破等技术完成钻孔工作,并根据实际情况优化桩基孔径和数量,在保障施工效率的同时加强护岸稳定性。
“澳门回归25年来,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政治、经济、社会、民生各领域创造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就。具有澳门特色的‘一国两制’实践是澳门保持长期繁荣稳定的最佳制度安排。”葡萄牙澳门科学文化中心主任卡门·阿马多·门德斯日前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
“女性视角下的上海合作组织:共建未来”国际学术研讨会日前在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举行。来自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的50多名女性学者与会,围绕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的文明互鉴与地区认同、法治与营商环境建设、经贸新业态与合作共赢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
近年来,蜜雪冰城、奈雪的茶、喜茶、霸王茶姬、冰淳茶饮等中国新式茶饮品牌相继走进东南亚市场,受到众多消费者的青睐。中国茶饮品牌的走红,不仅为东南亚国家民众带来更多样的消费选择、推动茶文化发展,也促进了当地就业和产业发展。
欧盟日前发布了由欧盟委员会联合研究中心和欧洲环境署合作完成的《2024年度欧洲土壤状况报告》。报告指出,欧盟正面临土壤退化难题,每年土壤流失总量预计达10亿吨。报告呼吁欧盟国家增加对土壤研究的投入,提高全社会参与度以共同治理土壤退化。
智利氢能协会近日透露,该国预计2025年推出首辆在智利制造的氢能公交车,续航里程可达450公里,最高时速90公里。该协会指出,这一项创新举措将使智利更接近交通领域碳减排目标。智利计划到2045年实现所有陆路货运车辆和城际巴士净零排放,以推动交通运输行业的脱碳进程。
从沙漠中的“非洲第一高楼”,到红海之滨的经贸合作区;从540余口在沙漠里钻出的水井,到持续升温的“中文热”……过去一年,中埃协力将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同埃及“2030愿景”建设进一步对接,双方务实合作硕果累累。
加强交流互鉴,促进民心相通,是上合组织的温暖底色。成立20多年来,上合组织的人文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2024年7月上合组织阿斯塔纳峰会上,中国正式接任上合组织2024年至2025年轮值主席国。过去几个月来,上合组织人文交流活动越发精彩纷呈。新的一年,上合组织框架内,来自不同民族、拥有不同文化的人们必将在进一步的交流中越走越近。
位于上海闵行区马桥镇的花王上海工厂门前,有一条马路被命名为“花王路”。上世纪90年代工厂建厂之初,这条路还是砂石小径,如今已升级为拥有4条机动车道的公路。“这条路的变迁不仅是日本花王集团30多年来在中国蓬勃发展的真实写照,也折射了花王集团与中国市场的共同发展繁荣。”花王上海工厂总经理顾韧对记者说。
澳大利亚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0月,在过去的12个月内,澳大利亚南澳州对华出口额达创纪录的44.3亿澳元(1澳元约合4.54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5%。南澳州贸易部长乔·萨卡克斯表示,在当前全球经济充满挑战的背景下,这一成绩令人鼓舞。
2024年印度尼西亚矿业峰会日前在雅加达举行,与会人士共同探讨印尼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及产业链发展。印尼能源和矿产资源部部长巴赫利尔指出,印尼拥有巨大的自然资源潜力,未来将加快下游产业发展,进一步提升资源附加值,推动经济增长,创造更多优质就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