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近年来,大同市平城区积极推动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深入挖掘本土文化资源,助力非遗技艺传承与创新。在马家小村,一家独具特色的火山石雕文创工作室,正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创新实践,成为平城区文化产业发展的生动缩影。
为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切实维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合法权益,大同市平城区小南头街道结合农村“三资”管理特点,以建章立制为基础,创新管理路径,强化问题整改,全力推进“三资”增效,助力农村集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山西省河曲县以创新为笔、以生态为墨,书写了一篇化“污”为“宝”的绿色发展答卷——投资617.15万元的人畜粪污处理和资源化利用项目,正以系统性治理思维破解城乡环境治理难题,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鲜活样本。
6月27日,四川省万源市司法局举办以“数字赋能司法,群众可见可感”为主题的“政务开放日”活动,邀请相关职能部门、市政协委员、群众代表及政法系统作风效能监督员等走进万源市法律援助中心、万源市社区矫正中心,近距离观摩、感受和指导司法行政工作。
为切实加强禁毒宣传工作,提升广大居民群众识毒、防毒、拒毒意识,营造浓厚的禁毒氛围,6月26日,四川省万源市青花镇政府联合青花司法所、派出所组织开展禁毒主题集中宣传活动。
6月27日,四川省蓬溪县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2025年度洪涝、地质灾害暨突发事件应对综合应急演练。此次演练旨在全面检验和提升全县的防汛救灾实战能力,确保在极端天气和突发灾害面前能够迅速、有效地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为进一步增强群众对毒品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的能力,近日,开江县任市镇联合派出所、网格员开展国际禁毒日集中宣传活动,旨在提升广大群众对毒品危害的认知,营造浓厚的全民禁毒氛围。
今年以来,射阳县临海镇人大紧扣中心工作,聚焦民生关切,以有力监督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累计开展7次视察调研活动,在高标准农田建设、防汛抗旱、民生实事推进等重点领域精准发力,彰显了人大担当。
为进一步增强辖区居民禁毒意识,筑牢社区禁毒防线,四川省南充市顺庆区东南街道联合东南派出所、桑园路社区、专职网格员在南门坝还房小区开展“禁毒护航 青春向阳”禁毒主题宣传活动。此次活动通过“宣、教、互动”三位一体的形式,将禁毒知识送到群众家门口,营造了全民参与禁毒的良好氛围。
6月26日,“武创荟”·蔡甸区新材料产业科技成果转化对接专场活动在特斯联智慧产业园成功举办,吸引了来自政府、高校、企业以及创投资机构的100余位代表参会,共同探讨新材料产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新路径。
为避免化学农药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近日,青岛市园林和林业局开启“以虫治虫”生物防治行动,3亿余头周氏啮小蜂化作“森林小卫士”,奔赴胶州市大沽河沿岸、莱西市产芝水库南侧林带、即墨区温泉街道等“重点战场”,向美国白蛾发起“总攻”。
近年来,大同市平城区白登山街道将“三资”管理工作作为整治群众身边腐败问题的重要抓手,针对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中的痛点难点问题,创新构建“清底数、建机制、严监管、强监督、提效能”五维一体管理体系,通过系统化谋划、精准化施策、规范化运行,实现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全流程闭环管控,有效防范了基层“微腐败”,促进了集体资产保值增值。
“这一米看似毫厘之距,却险些成为项目实施的‘绊脚石’!多亏街道办事处精准施策、高效协调!”6月25日,提及项目办证一事,河南省长葛市原道置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张书杰感慨道,而这番话道出了长葛市金桥路街道办事处(以下简称金桥办)优化营商环境的务实行动。
6月26日,南阳市卧龙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商务高质量发展专题新闻发布会,全方位展示区域商务领域创新实践成果与未来发展规划。发布会现场,相关负责人就2025年消费品以旧换新、电子商务发展、新消费场景打造等热点议题进行解答。
6月26日,南阳市卧龙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深化医养融合,共筑健康晚年”主题新闻发布会,全面展示医养结合工作创新成果与发展蓝图。会上,相关部门负责人围绕区域特色医养模式、财政保障体系、服务创新举措等内容展开详细解读,并就医养结合机构运营特色、服务优势等答记者问。
为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近日,潦河镇创新打造“夜间宣传课堂”,依托潦西村群众跳广场舞的热闹场景,开展沉浸式移风易俗宣传劝导活动,将文明新风融入群众的休闲时光。
为推动“五星”支部创建工作向纵深发展,实现创建工作标准化、规范化,近日,南阳市宛城区汉冶街道党建工作办公室组建专项工作组,对辖区12个社区党建档案及“五星”支部创建资料开展全面检查指导。
为确保汛期城市照明设施的安全运行,有效防范强降雨、大风等极端天气可能引发的路灯设施漏电、倾倒等安全隐患,近日,四川省营山县公用事业管理局集中开展了城市照明设施汛期专项安全大检查工作。
近年来,四川省华蓥市就业服务管理局创新就业服务模式,通过“阵地前移、队伍下沉、服务升级”三大举措,将就业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实现为民服务“零距离”,有效促进了城乡劳动者高质量充分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