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从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有限公司获悉,4月17日,广西北部湾港所辖的北海港铁山港东港区榄根作业区1-2号及南1-3号泊位顺利通过自治区级对外开放验收,这是北部湾港今年继防城港企沙港区赤沙作业区1-2号泊位正式对外启用后,又一次多个泊位同时对外开放。
青岛西海岸新区获批后,这片背山面海的区域,从区市交界地一跃成为联通东西的枢纽。2013年,东方影都开建,朝阳山上竖起“东方影都”四个大字,这里从此新潮涌动,奔流不息,历史风霜化作了剧本故事,厚重底蕴润养着光影产业,加速崛起的影视文化产业集群成为青岛西海岸新区“影视之都”国际名片的烫金底色。
大地回春播种忙,人勤机耕翻土浪。在合盛堡乡万亩富硒有机旱作农业基地内,山阴县惠牧源农牧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正忙着种植谷子,为新一年的粮食丰收打好基础,田间地头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春耕景象。
近年来,大同市进一步挖掘在外人才人脉资源优势,最大限度释放在外优秀人才资源活力,为推进大同高质量发展集结人才、拓展人脉、汇聚人气。全市各级各部门主动出击,加强与在外优秀人才联系对接。
当前,小麦陆续进入抽穗扬花期,是实施“一喷三防”的关键时期。为有效防控小麦病虫害,余关镇抢抓农时,科学组织,全面开展小麦“一喷三防”作业,为夏粮稳产丰收保驾护航。
左云县坚持立足实际、发挥实效、强化实战,全力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实战化运行,不断提升综合治理能力,最大限度实现群众利益诉求“一厅式受理、一站式办理、一揽子解决”。
从4月起,福建永安市西洋镇全面启动“人大代表赶圩日轮值接待群众”系列活动,深入贯彻落实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的制度要求,充分发挥人大代表职能和作用,着力解决基层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
当前正值春耕备耕关键时期,江西省抚州市东乡区以党建引领为抓手,组织全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下沉田间地头,化身春耕“护航员”,通过统筹调度、精准服务、技术赋能等举措,全力保障春耕生产有序推进,为全年粮食稳产增收打下坚实基础。
在忻州市岢岚县梨元坪村,红芸豆产业带来的变化随处可见,村民人均收入显著提升,村集体年收入突破40万元,新修的田间道路贯穿1022亩种植基地。6名外出青年选择返乡创业,他们正筹划开发即食罐头等深加工产品。这个曾经默默无闻的小山村,正通过发展红芸豆特色产业,走出了一条“种得好、卖得俏、加工精”的致富路。
为进一步强化辖区安全生产管理,预防和消除安全隐患,切实保障居民生命财产安全。近日来,宛城区汉冶街道汉冶社区持续组织开展燃气安全排查整治行动。此次行动聚焦重点领域、重点场所,通过“全覆盖、零容忍、严整改”的方式,为社区织密安全防护网,营造平安和谐的生活环境。
为进一步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促进邻里交流,连日来,南阳市卧龙区七里园街道联合新华电影放映公司开展公益电影放映活动。此次活动选择以红色经典和传统戏剧等为主题的电影,为辖区村民带来一场场“视觉盛宴”。
近年来,灵丘县围绕大同市委政法委“155”大调解体系,结合实际探索出了一条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联动联调、齐抓共管的“1137+N”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新路子,切实使各类矛盾纠纷在源头和前端得到及时妥善处置。其间,涌现出了东河南镇的“炕头调解法”、落水河乡的“我帮群众顺路办”、红石塄乡的“群众点单我接单”、晓源社区的“有事找晓源”等一批乡镇、社区矛盾纠纷调处品牌。
今年以来,吉家庄乡立足资源禀赋,将发展设施农业作为推动农业产业现代化的重要抓手。通过创新“企业+村集体+农户”模式,在吉家庄、东安家堡、郭家庄村规划建设2000亩的设施蔬菜示范基地。截至目前,首期1000亩钢结构大棚已全面建成并于今春投入使用。
近日,为推动马铃薯产业提质增效高质量发展,全省加工型马铃薯高产技术交流研讨会在山西蓬勃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基地成功举办。来自全省的50余名农业技术专家、种植大户及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马铃薯产业提质增效的发展路径。
春回大地,生机盎然,正是播种的关键时节。踏入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灌涨镇郭营村那片平坦开阔的田地,只见几十名村民如勤劳的蜜蜂,穿梭忙碌于田间,他们分工明确,动作娴熟,全身心投入工作中。远远望去,那一片被棚膜覆盖的田地,如同一片银色的海洋,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劳作的壮观场面令人心生振奋。
近日,四川省宣汉县人社局、县就业局立足县域发展实际情况,依托宣万结对帮扶工作机制,联合举办宣汉县-万源市2025年就业托底帮扶专场招聘会,通过扩大宣传、优化服务、长效协作三大维度,持续推动两地劳务协作走深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