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10月14日—16日,以“支点湖北 智链全球”为主题的2025中国—北欧经贸合作论坛(以下简称北欧论坛)将在武汉举行。本届北欧论坛进一步彰显湖北的开放姿态与发展活力,活动将以“1+5+12”模式展开,包括1场开幕式、5场重大活动和12场专题活动。
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依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办法》发布公告,对1409个产品予以地理标志产品认定并实施保护,核准8937家经营主体使用地理标志专用标志,广西获得认定并实施保护地理标志产品155个。
从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10月11日15时10分,首趟“桂行天下号”普惠适老化旅游专列驶出广西玉林站,678名旅客将在玉林、贵港、柳州、金城江等车站陆续上车,开启为期10天的西北之旅,在秋日里欣赏西北美景。
双丰镇退役军人服务站于2019年成立,作为服务退役军人的“前沿哨所”,围绕有效破解“如何提升服务效能、如何精准保障生活、如何深化情感联结”等实践难题,创新打造“四维赋能”服务模式,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
当下正值“三秋”生产关键时期,秋粮收获已经进入攻坚阶段。南阳市宛城区瓦店镇提前谋划,坚决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紧盯“抢收、抢烘、抢种”核心任务,细化工作举措,全力打好秋粮丰收保卫战。
时下正值秋粮收获的关键节点,连绵阴雨天气给秋收工作带来严峻挑战。为坚决守住“颗粒归仓”底线、保障粮食安全,宛城区金华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周密部署、迅速行动,集结全镇力量打响了一场与天气赛跑、与时间竞速的秋粮“抢收抢烘”攻坚战。
丰收时节,硕果盈枝。朔州市山阴县广武镇张家庄村佳利农业专业合作社的青椒迎来丰收季。在蔬菜产销两旺的态势下,合作社积极探索产业升级,布局高附加值中药材种植,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新动力。
10月10日,北京社区文化服务平台建设研讨会在北京财贸职业学院成功召开。此次会议以“共建、共治、共享”为主题,汇聚了来自政府、高校、行业协会、企事业单位、乡镇、街道等领域的200余位领导、专家学者、企业家及师生代表。
为有效提升青少年的法治素养和风险抵御能力,近日,四川省大竹县司法局走进大竹中学,开展“防范电信诈骗,守护青春平安”主题普法宣传活动,将法治安全理念融入青少年成长教育全过程,助力构建平安和谐校园环境。
为深入贯彻落实社区矫正质量提升两年行动工作要求,四川省开江县司法局聚焦关键环节,勇于探索创新,全力构建以建强一支队伍、把好两个关口、抓好三个重点、实施三项举措为核心的“1233”工作模式,持续夯实社区矫正工作基础,有力推动了社区矫正工作规范化、精细化、高效化发展。
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广西以“购在中国·AI尚广西—2025金秋国际消费季”为主线,通过区市县联动、政银企协同、商文旅融合,组织开展多主题、多层次的促消费活动,打造全域联动的消费盛宴,全区消费市场活力迸发,生活必需品供应充足,价格平稳。
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临汾文旅市场在持续性降雨天气的不利影响下,依然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全市A级景区累计接待游客151.14万人次,同比增长9.16%;实现门票收入3305.46万元,同比增长2.48%;经营性收入达9244.83万元,同比增长15.15%。多项数据强势增长,位居全省前列,展现出临汾文旅市场的强劲韧性与消费活力。
时值金秋,河曲红葱进入品质形成与集中收获关键期。在忻州市河曲县鹿固乡红葱种植基地,连片的红葱长势旺盛,绿意盎然。微风轻拂,葱田泛起层层绿浪,独特的香气四溢,预示着又一个丰收年。这片“火红”的产业,正有效拓宽当地群众的增收渠道,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从昔日“种粮单一”的普通村落,到如今“农文旅”三产联动的乡村振兴样板,北星村的蝶变,离不开农文旅融合发展的精准定位,更离不开中央彩票公益金“及时雨”式的支持。
秋霜轻覆塞北大地,平鲁区高石庄乡的田野间已褪去夏日常绿,连片的土豆田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土黄色,饱满的薯块在垄间隐约可见。作为当地撑起农户“钱袋子”的特色支柱产业,土豆种植从选种到采收的每一个环节,都牵动着乡村振兴的脉络。眼下,恰逢年度采收旺季,这片土地彻底热闹起来,机械与人工协同作业的声响,成了秋日里最动人的丰收序曲。
近日,南阳市宛城区仲景街道牛王庙社区通过快速闭环的网格治理机制,高效解决防爆小区(独山苑)居民的供水问题,展现了党建引领下基层治理的精准响应与务实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