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当前,数字经济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今年11月,中国正式申请加入《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这将有利于中国在数字经济领域提升竞争力和影响力。
近日,国务院印发了《“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未来五年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思路目标和重点任务。
就业,一头连着千家万户,一头连着经济大势。今年以来,中国就业形势总体稳定、稳中向好。到10月末,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133万人,提前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碳达峰目标的关键期和窗口期,也是工业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阶段。
要实现碳中和,能源消费端要做到开源节流。从源头拧紧节能阀门,关键要从工业生产环节下手,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激活节能内生动力。
我国粮食生产创造了“十八连丰”的奇迹。受到资源、环境等因素制约,我国粮食持续增产的难度越来越大。
近年来,包头稀土高新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要素加快集聚,科技创新活动日趋活跃。
目前来看,稻谷、玉米和大豆三个品种收购进度有所不同,总体上呈现“稻谷稍快、玉米略慢、大豆持平”的特点。
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需要构建经济增长和促进就业的良性循环。今年以来,我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持续显现,经济运行稳定恢复,有力拉动了就业复苏。
国家邮政局快递大数据平台8日实时监测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快递业务量已达1000亿件,这是我国快递年业务量首次突破千亿级别,已连续8年稳居世界第一。
央行宣布全面降准之际,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悄然继续走强。12月8日上午,在岸和离岸人民币携手冲高,双双突破今年5月份高点,创出2018年5月以来的新高。
新冠疫情的冲击已持续两年,2022年即将来临,疫情对全球经济的扰动将逐渐平复。2021年,中国从容应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在业内人士看来,外贸保持高景气度与市场主体结汇需求旺盛,是支撑本轮人民币汇率走强的主要推动力。
数据中心、5G是支撑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资源和公共基础设施,也是关系新型基础设施节能降耗的最关键环节。
日前,世贸组织67个成员共同发表了《关于完成服务贸易国内规制谈判的宣言》,确认服务贸易国内规制联合声明倡议谈判顺利完成,宣布达成《服务贸易国内规制参考文件》,决定参加方在1年内完成各自正式核准工作。
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12月1日人民银行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100亿元逆回购操作。进入12月,年末资金面能否平稳收官受到市场广泛关注。
12月8日,国家发改委等四部门印发《贯彻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推动数据中心和5G等新型基础设施绿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助力农业产业链供应链构建。核心企业是构建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的龙头。
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建设的开展,达州聚力区域合作,坚定低碳主题,专注绿色发展,积极参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创新格局和创新生态链。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是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关键之年。
临近年末收官的外贸商户们闲不下来,已在琢磨明年市场。尽管风险挑战不断,但不少业内人士认为,随着稳外贸政策持续发力,中国外贸走稳走实未来可期。
12月6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的“2022年《经济蓝皮书》发布会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会”在北京举行,专家们分析了2021年的经济工作,并对2022年的中国经济做出了展望。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起伏反复,但我国市场始终保持活力。数据显示,全国市场主体突破1.5亿户,个体工商户数量突破1亿户,在经济发展中表现亮眼。
海关总署12月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外贸进出口延续平稳增长态势,今年前11月外贸规模已超过去年全年水平。
走在通往教育家的路上——访北京四中雄安校区校长黄春
要了解实际,就要掌握调查研究这个基本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