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近期,中国在制造业领域取得的一系列亮眼成绩,引发外媒广泛关注。有外媒评价,这一连串新闻表明,中国是“第二次工业化的弄潮儿”。
近年来,安徽聚焦新能源汽车产业,持续推动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作为主办城市,天津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让企业成为创新、创业的重要主体,不断增强经济驱动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以更优的消费环境激发更大的发展动能,推动消费回暖跑出“加速度”。
近年来,我国跨境电商快速发展,在“买全球、卖全球”方面的优势和潜力持续释放,全球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享受到跨境电商带来的更多选择和便利。
国务院国资委强调,国资央企要紧紧围绕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实现高质量发展,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积极锻长板、补短板、强基础,勇做科技创新的排头兵,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2023年端午节假期,北京市文旅市场游客接待量和营业收入双创新高,赶超2019年同期水平,文旅市场火热复苏。
近日,我国利率体系跑出调降“接力赛”,向市场传递出货币政策精准有力,加强逆周期调节,全力支持实体经济的坚定决心。
6月25日是第33个全国土地日,今年的主题是“节约集约用地 严守耕地红线”,再次强调节约集约用地,尤其要用“长牙齿”的硬措施保护耕地。为什么耕地保护受到如此重视?
6月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了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6月21日,国务院新闻办召开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邀请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了相关情况。
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发布的2023年第一季度支付业务统计数据显示,一季度,中国支付体系运行平稳,银行账户数量、非现金支付业务量、支付系统业务量等总体保持增长。
业内人士指出,监管部门制订了相关指导意见,将会进一步提高债券发行审核注册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透明化水平,推动债券市场高质量发展,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在山西省介休市,民营经济发展有一组数据引人关注:民营经济贡献了90%以上的企业数量、90%以上的劳动就业、90%以上的工业增加值、90%以上的税收。
今年以来,随着我国经济运行呈现企稳回升态势,生产和需求改善,外贸进出口回稳,亿万经营主体信心逐步恢复。
6月20日,2023年第二期国是论坛之“能源中国”在北京举行。中国新闻社总编辑张明新出席论坛并讲话。
芒种时节,登江苏连云港云台山顶向东俯视,眼前的连云港港区碧波荡漾、港阔水深。
近年来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迅速,已经由夯基垒台的起步期加速转入规模化应用落地阶段。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消费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习惯不断“迭代”,绿色低碳的消费方式正在加速“升温”,成为新的潮流。
当前,作为推动经济可持续复苏的重要动力,绿色金融具有连接、反映、配置和控制生态、经济和社会系统运行与结构的功能,在支撑我国实现低碳转型和生态经济社会高质量协同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内蒙古考察时强调,要加快优化产业结构,积极发展优势特色产业。
当前,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加快升级,食物消费需求日益多元。在耕地和水资源趋紧的背景下,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势在必行。
日前,世界银行发布《大宗商品市场展望》报告预测,2023年大宗商品价格将较去年下降21%,在2024年将保持稳定。
在跨境电商平台上,外贸企业对RCEP成员国出口正跑出新速度。
分析人士指出,此次降息结束了此前连续9期的“按兵不动”,符合市场预期并将带来多重利好。
走在通往教育家的路上——访北京四中雄安校区校长黄春
要了解实际,就要掌握调查研究这个基本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