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戴德梁行执行董事邓淑贤告诉证券时报记者,随着港人北上到内地城市消费成风,内地零售商和餐饮品牌对来港布局的信心有所增加,并抓紧机会在租金具有吸引力时落户香港,香港核心街区商铺空置率将会进一步降低。
2023年,有关部门持续抓好以工代赈工作,加大中央专项投资支持力度,实施一大批以工代赈专项项目,有效拓宽了农村低收入群体和城乡就业困难劳动力就近就业渠道。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如何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一流营商环境?近日,本报记者走进辽宁码头、口岸,看基础设施“硬联通”与标准规则“软联通”如何形成合力,促进“经济通道”向“通道经济”转变。
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执委会、沪苏浙两省一市发展改革委、苏州嘉兴两市政府近日共同印发《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重大建设项目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为示范区未来三年重大建设项目明确了路线图、任务书和时间表。
1月15日,记者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2023年1至12月,全国造船完工量4232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1.8%;新接订单量7120万载重吨,同比增长56.4%;截至12月底,手持订单量13939万载重吨,同比增长32%。
1月15日下午19时25分,一列满载纤维板的24505次中越跨境集装箱货物列车,从南宁国际铁路港出发,经凭祥铁路口岸出口,预计14.5小时后到达越南河内安员站。据悉,该趟跨境货物列车是广西开行的首趟全列运输纤维板出口越南的货物列车。
浙江省港航管理中心近期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宁波舟山港完成货物吞吐量超13.24亿吨,同比增长4.9%(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超6亿吨,同比增长7.14%),连续15年位居世界第一;完成集装箱吞吐量3530万标准箱,同比增长5.9%,稳居全球第三。
“两头在外”“借鸡生蛋”的加工贸易,曾占据中国外贸“半壁江山”,如今仍是联结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贸易方式。近日,商务部等10部门印发《关于提升加工贸易发展水平的意见》,从六个方面提出12项政策措施,为打造中国加工贸易“2.0”版本绘制了蓝图。
1月6日,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联合昌平区政府在昌平未来科学城举办北京市合成生物制造产业创新发展工作推进会。会上,北京市合成生物制造技术创新中心(筹)和中关村合成生物制造产业集聚区揭牌。
近日,《“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正式发布。该文件从2023年12月15日向社会征求意见到当月29日相关媒体吹风会举行,再到2024年1月4日印发实施,历时仅20天,可谓迅速、高效。
食品产业是河南省漯河市的支柱产业。2022年以来,漯河积极打造中原食品实验室,发挥平台载体功能,加强食品领域技术协同攻关,通过科技创新为企业转型升级赋能,推动食品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2023年,我国邮政行业寄递业务量完成1620亿件,同比增长16.5%。其中,快递业务量和业务收入分别完成1320亿件和1.2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9.5%和14.5%,再创历史新高。
记者从日前举行的2024年全国邮政管理工作会议上获悉:预计2023年,邮政行业寄递业务量和邮政行业业务收入分别完成1620亿件和1.5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5%和13.5%。其中,快递业务量和业务收入分别完成1320亿件和1.2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9.5%和14.5%。
2024年1月12日,“2024第三届数字金融前沿学术会议”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成功举办。会议由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数字金融资产研究中心主办,清华经管高管教育中心协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