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关于健全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各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力量得到加强,服务资源有效整合,横向连通、纵向贯通、便利共享、泛在可及的“一站式”服务平台基本建成,政策直享、服务直达、诉求直办的服务企业模式逐步形成。
前三季度,全国新设个体工商户1719.6万户,同比增长11.7%;新设外商投资企业46586户,超过疫情前同期水平;新设民营企业706.5万户,同比增长15.3%……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11月14日“晒出”今年前三季度经营主体“成绩单”。
民营经济是吉林省通化市经济发展的主力军。近年来,通化市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税商联动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题,充分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经济总体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人民生活继续改善,是“绝对成绩”和“相对成绩”综合作用结果。只有全面辩证长远看待,才能准确把握经济发展中的积极因素,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作为第六批获批的自贸试验区之一,安徽自贸试验区成立三年来,坚持“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不断加快制度创新,形成一批制度创新成果,合肥、芜湖、蚌埠3个片区以不到全省1‰的面积,贡献了全省约25%的进出口额、33%的实际使用外资、4%的新增经营主体和7%的税收,有力支撑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4小时。在我国西煤东运第二条大通道——朔黄铁路上,铁路桥梁换运架一体机“太行号”首次亮相,从拆旧换新到完成铺轨,每孔作业时间稳定在4小时,刷新纪录。近日,完成6孔换梁作业的“太行号”结束今年任务,朔黄铁路将更好投入今冬明春保暖保供工作。
新华社13日推出新一期“中国经济圆桌会”大型全媒体访谈节目,邀请国家发展改革委民营经济发展局局长魏东、广州禾信仪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振、成都齐碳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白净卫以及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副院长魏楚同台,共同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支招。
今年以来,经济总体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国产大飞机商用,国产邮轮试航,外贸“新三样”扬帆出海,新能源汽车产量累计突破2000万辆……积极应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构挑战,第一制造业大国动能澎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