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作为全球增长的最强引擎之一,中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2%。在世界经济增长整体放缓的大背景下,中国对全球投资者仍有强大吸引力,“投资中国”仍是主流大趋势。
2023年,中国继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制度型开放取得重要进展,贸易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为世界合作共赢注入中国动力。回顾2023年,中国对外开放有哪些新举措、新成就?来看这8组关键词。
日前,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进一步深化粤港澳合作,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提升大湾区市场一体化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了《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今年以来,国内最大的LNG B型液货舱、世界最大的海上升压站等重大项目相继交付,由此发往世界各地。今年1至11月,启东海工船舶工业园累计完成规模工业应税销售232.3亿元,同比增长25.1%。
今年1至11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180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98%;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累计实际同比增长5.9%,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0.7个百分点。人民生活继续改善,社会大局保持稳定,民生答卷温暖人心。
开局之年,围绕“鼓励企业敢闯、敢投、敢担风险”,各地区各部门扎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通过不断完善政策措施、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让企业在经济回升向好过程中底气更足、活力更旺。
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顶住外部压力、克服内部困难,11月份出口额结束了6个月下降态势,进口贸易量连续10个月保持正增长;实际使用外资规模处于历史高位,引资结构不断优化。外贸外资平稳运行,为宏观经济回升向好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仍是全球增长最大引擎。
12月24日,国产首艘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在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离港出海,进行首次试运营。该邮轮全长323.6米,总吨位13.55万吨,将于2024年1月1日正式执航上海至东北亚的国际邮轮航线。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5个方面18项举措,要求各地方、各有关部门积极推进各项政策措施落实,打通阻碍内外贸一体化的关键堵点,助力企业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顺畅切换,实现“两条腿”走路。
记者从日前召开的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获悉:财政部门将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加力、提质增效。
当前,中国国产大模型进入高速发展期,千行百业加速拥抱大模型。科技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人工智能大模型地图研究报告》显示,中国研发的大模型数量排名全球第二,涌现出一批具有行业影响力的预训练大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