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近来,央企和地方国企改革动作不断。一方面,国务院国资委全面推开央企上市公司市值管理考核,量化评价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市场表现;另一方面,多地将地方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列为今年重要工作之一,重点领域重组整合、推动转型升级和产业焕新成为多地国企的发力重点。
1月30日,国务院国资委印发《关于优化中央企业资产评估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首次提出中央企业应当对资产评估项目实施分类管理,明确8类可以不进行资产评估的情形,严格限定了5类估值报告的应用情形,并健全完善数据资产等资产交易流转定价方式。
从过去原料、设备、市场“三头在外”,到如今拥有全球近一半的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八成以上主要制造环节产量,我国光伏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中国光伏产品,何以领先全球?当前产业发展还面临着哪些挑战?
包裹和外卖“从天而降”,搭乘观光直升机欣赏风光,利用无人机巡检电网……近年来,借助日益先进的低空技术,低空经济开始迅速发展。这一新兴经济业态更好地服务着我们的生产生活,也正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近年来,紫荆村深挖竹的文化价值,打造“中泰竹笛”区域公用品牌。依托竹笛夏令营、笛箫文化公益课堂、竹笛人才文化艺术交流周等活动,广邀笛界专家、演奏家,通过制笛与演艺的频繁互动,提升紫荆村的知名度。
截至2023年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29.2亿千瓦,同比增长13.9%。人均发电装机容量自2014年底突破1千瓦 人后,在2023年首次突破2千瓦 人。煤电装机占比降至39.9%,首次降至40%以下。
从广西港航工作会议获悉,2024年,广西水运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完成310亿元,其中沿海 70亿元,内河240亿元,北部湾港集装箱吞吐量力争突破900万标箱,西部陆海新通道海铁联运突破1万班列。
1月27日,北京市一季度160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建设,总投资约2478亿元。梳理发现,这些项目主要聚焦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等五个领域,具有投资体量较大,示范效应明显且区域带动性较强等特点。
2023年,中国在对外贸易、吸引外资方面均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对此,商务部负责人表示,2023年,货物进出口在高基数基础上以人民币计实现了正增长,实际使用外资规模为历史第三高,这些为国民经济回升向好作出了积极贡献。
发展普惠金融,对提升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意义重大。2015年以来,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牵头,在浙江台州和宁波、河南兰考、江西赣州和吉安、福建宁德和龙岩等8省份12地开展普惠金融改革试点。日前,记者在浙江台州、福建宁德、四川成都等试点地区进行了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