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为了再现绿水青山,建设美丽中国,自然资源部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大力推进生态保护与修复这项重大工程,正在告别治山、治水、护田各自为战的“单打一”,走向山上山下、地上地下、陆地海洋以及流域上下游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的“综合治”。
乡村振兴是一篇大文章,需要各类人才来书写,既离不开土生土长的乡土人才,也需要高科技人才的支持。鲁望集团选派了4名农学博士、8名农学硕士带队,组成30人创业团队,来到平原建设高标准农田。
8月的浦北五皇山沟谷清幽,上半年丰沛的雨水让早稻的穗子显得格外饱满,山脚下的广西浦北五皇山农业产品有限公司基地迎来了早造富硒稻的又一次丰收。再过30天,这批优质稻米就要端上全国各地食客的餐桌。
农户不会在家等着走访,党员干部要田间搭把手、车间递杯水,这样群众才能打开话匣子、聊出真情况。当前,全镇20家重点企业、投资达亿元的新上项目,全拿到绿色的“服务联系卡”。
“中国具有实际经验和经济影响力,能极大影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数十亿生命。”在谈及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将如何影响世界卫生健康领域发展时,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曾如此表示。
近日,各地降雨频繁,“打车难”现象在一些城市再现。恰逢“网约车新政”实施两周年,随着各地管理细则陆续落地,网约车发展面临的新机遇与新挑战,再度引发关注。城市交通难题能否有效破解,各方利益冲突能否妥善调和,考验着城市治理专业化与精细化水平。
最近,一位91岁的退休老领导火了。媒体报道,38年前,时任山东菏泽地委书记的周振兴到曹县韩集“红三村”,看望83岁的伊巧云,一位曾为革命作出很大贡献的老人。当周书记询问重病在身的老人有什么要求时,老人犹豫了一下说:“就是想吃半碗肥中带瘦的猪肉。”
座谈会上,来自水利工程、信息科学技术、航天科技、农牧业科学、地理科学等领域的8位专家结合工作实际,就如何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加强对口支援工作、助力脱贫攻坚等畅谈体会,表达了他们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的决心。现将专家发言摘编刊发。
为切实贯彻党的十九大关于“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注重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鼓励创业带动就业”的精神,九江市柴桑区委统战部依托已有的九江创客大学项目,创办柴桑区非公经济人士培训学校。
为深入学习贯彻贵州省委十二届三次全会精神,扎实推动习近平扶贫思想、省委十二届三次全会精神入脑入心,干群一心,扛起脱贫攻坚这一重大政治责任,镇远县㵲阳镇多措并举传达宣讲全会精神,把全会精神落实到脱贫攻坚行动中。
记者近日从青海省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二期工程现场观摩会上了解到,截至目前,三江源二期工程已累计下达投资97.11亿元,占规划总投资的60.5%,累计完成投资95.48亿元。
前不久,袁隆平院士团队在迪拜当地热带沙漠开展的水稻实验种植取得成功。这曾经是一项不太可能的任务,当地不但常有沙尘暴,昼夜温差大,而且地下7.5米就是海水。人们还记得,2017年9月28日,袁隆平领导的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取得重大技术突破,测产成功。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法制奠基人、“延安五老”之一、曾任中央党校副校长的谢觉哉的《家书》,收集了从1919年到1963年期间谢觉哉写给家人、家乡基层干部以及友人的115封书信。研读《家书》,逐字逐句感悟谢觉哉工作和生活的珍贵记忆,其人生智慧、优秀气质与思想风范,跃然纸上、扑面而来,令人敬仰,给人教益。
近日,福建省厦门市农业局制定《厦门市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推进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积极鼓励各区在蔬菜、水果等种植优势的基础上结合休闲观光,创新建立农业主题公园等新模式。
如今的榆阳,还有很多像白舍牛滩村一样,通过“三变”改革,走上富民强村之路的成功典范。一场从南部山区到北部草滩区,让农村焕发生机与活力,让农民致富奔小康的乡村改革正在榆阳大地描绘出新的时代愿景。
根据安徽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经过前期精心筹划和准备,7月31日,由安徽国元金融控股集团联合安徽省农垦集团、安徽省农业信贷融资担保公司和国元农业保险共同发起设立的安徽省农业产业化发展基金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注册资本28亿元。